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的祖先是於公元1252年隨忽必烈所率大軍進入雲南的。 元朝滅亡後的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30萬大軍征雲南,元朝在雲南的統治結束。 留在雲南的蒙古人政治、經濟上失去了依靠,為了生存,一部分原駐軍,屯田於滇中通海、河西及曲陀關一帶的蒙古族將士,逐漸向鳳山腳下、杞麓湖畔聚集。

民族歷史

面對354平方千米的湖水,生活在通海興蒙鄉的蒙古族,由騎馬彎弓變為撐船盪漿,由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變為下海捕魚的漁民,再到今天屯墾農作的農民或商人。獨特的民族語言、民族服飾和生活習慣,是其南方蒙古族的主要外在特徵。

其語言由古老的蒙語同彝族、哈尼族等多種語言混合組成,只有口頭流傳而沒有文字記載,僅在當地的五千多同胞中使用,不能用於對外交流。

其婦女服飾既承襲了北方蒙古族的服飾特點,又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有所發展變化,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 不同於其它民族、自成一體的民族服飾,僅在當地蒙古族婦女中穿著。

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逐漸形成了獨具民族鮮明個性的生活習俗,形成了眾多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文化、飲食、節慶等傳統風俗,如獨具特色的“那達慕”節,民族文化中的“蒙族歌舞”,酒文化中的“三杯杯酒”等等。古老的民族在始終保持著勤勞、勇敢、誠實、善良、好客的民族傳統的同時,正融入時代發展的潮流,加強了與其他民族的交往與交流。

民族傳說與龍文化

阿扎拉的故事是在當地流傳非常廣泛的民間傳說。傳說阿扎拉是位十分勤勞能幹的少女,她和小夥伴們從一代傳一代的故事中得知,他們的祖先騎著大馬,乘著皮筏子橫渡金沙江,從北方來到雲南。他們思念一望無際的草原,唱著思念家鄉的歌謠:“西沉的星星嗬咿告訴我,草原盡頭的森林還有那樣青嗎?北來的大雁嗬咿告訴我,旃檀子孫的家鄉還那樣美嗎?”小夥伴們都想回家鄉去看看。阿扎拉用草扎了一條龍,用牛鞭一抽,草龍變成了一條活的大青龍,載著阿扎拉和小夥伴們飛到了蒙古草原,又飛到了元朝的大都。這個民間傳說,體現了興蒙蒙古族人民對北方家鄉的懷念。

這個傳說也能看出興蒙蒙古族獨特的龍文化。

由於常年漂泊於湖上。在杞麓湖邊海東村附近留有“漁夫堆”,鎮海附近有“漁夫墳”,就是很好的證明。為了下湖捕魚保人船平安有所收穫,人們在吃飯時抓把冷飯撒到湖中祭龍,村中每年定期在龍王廟“做龍會”、“祭海會”,還要划船至湖中將買來的鱔魚及魚放生,在漁船上擺香案上供品及念經以取悅於“龍王”。

另外,在過去的幾百年中,杞麓湖水患災害不斷,沖毀莊稼,毀壞房屋,給本來生存已經很艱難的興蒙人民帶來了無數次災難,他們一直生活於澇災的陰影中。在水患面前,興蒙人民希望水能為己所用,不再加害於人。阿扎拉的故事,也來自於這種希望。

可見,興蒙蒙古族的龍文化與漢族不同。他們的龍文化,其實是一種水文化。

習慣風俗

興蒙蒙古族有其特殊的習慣風俗。“接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興蒙鄉的蒙古人家庭中,每逢家人上山砍柴的時候,家裡總要有人去接。若弟弟去挑柴,則哥哥去接;妹妹去挑,姐姐去接;老人去挑,子女去接;家裡人有特殊情況的,親友去接。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霜酷暑,家人都要翻山越嶺前去接應。不去“接柴”是從來沒有過的事,不去接柴會被看成是一家人互不關心,不守“古規”的表現。

接柴看似一件個人的事、純屬個人行為方式,其實不然。接柴體現了家人親昵、互助、相互關心的深厚情感。這種“個人行為”是有其不可分割的社會歷史背景的。首先,挑柴的路程比較遠,興蒙鄉蒙古族挑柴要到河西鎮背後很遠的山上去。一般情況下天沒有亮就得起床煮飯,天亮時帶一包冷飯就離家上山。山上的乾柴不容易找,在山上吃過午飯,挑著滿擔乾柴往回走時,往往已經天黑,往返的路上並不安全。為了親人的安危以及減少勞累程度,接柴無疑是一個好辦法。久而久之,接柴的習慣就逐漸形成了,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民族節日

魯班節

興蒙蒙古族鄉人民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熱熱鬧鬧地過他們的傳統節日“魯班節”。興蒙鄉被人們譽為雲南的“建築之鄉”,因為蒙古族人民建造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經久耐用。傳說魯班是木匠、石匠、泥瓦匠的祖師,而興蒙鄉蒙古族人的建築工藝就是從魯班師傅那裡學來的。流傳在當地人民中的《魯班和旃班》的故事中講到,旃班是魯班的蒙古族弟子,四月初二是魯班向旃班贈送《木經》的日子,也是旃班收徒弟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過“魯班節”。每逢這一天,出門在外的泥、木、石、瓦等工匠,無論路程遠近都要按時趕回來歡度這個節日。而節日期間不回來的工匠,則會被認為是個不尊師不懂規矩禮儀的人。屆時各村寨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把供在中村大佛殿里用檀香木雕成的魯班像,抬到各村遊行一番,一路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與此同時,還要耍龍燈、跳蚌殼、劃彩船等,熱鬧非凡。

憶祖節

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是興蒙蒙古族的“憶祖節”。男女老少都要會聚到“三聖宮”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儀式,並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歷史,通過這種懷念祖先的方式,代代傳承。祭文深情而哀傷,末尾處這樣寫道:“歷史讓我們離開草原七百五十餘年,但我們的血脈里流著蒙古族人的血,永遠不會忘懷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太祖、曾祖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戰捐驅、犧牲在雲、貴、川、杞麓山的完顏卜花等各路將士,我們永遠懷念你們。”

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

“南陲開邊苦,滇域埋忠骨,馳騁七百載,北眷草原土。”雲南距離草原千萬里,而這裡的蒙古族對自己故鄉的思念,由此可見一斑。

那達慕

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保留著蒙古族傳統的“那達慕盛會”,那是蒙古族最為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蒙語的意思就是娛樂或者遊戲,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盛會。興蒙的“那達慕盛會”中一般有賽馬、摔跤、射箭等項目,晚上則有歌舞和篝火晚會。

飲食文化

興蒙蒙古族鄉的飲食也較有特色。由於居住環境與北方草原的不同,經濟生產方式也不同,從而生活細節也會有所差異。興蒙鄉蒙古族一般日食兩餐,栽秧、收割農忙時吃三餐,不再吃奶茶乳酪,而是和當地其他民族一樣,以大米為主食,不喜麵食。

由於居住於杞麓湖邊,所以擅長烹調魚,特別是稱為“太極黃鱔”的一道名菜,已成為蒙古族人民招待客人的佳肴,其做法是把抓來的活鱔魚直接放入鍋中加熱,不剔骨,被黃燜的黃鱔因為遇熱身體自然盤曲,形象“太極”,所以起名“太極黃鱔”,味道鮮美可口。太極鱔魚的吃法很有講究:夾起鱔魚先不要下口,從鱔魚的脖子下面用手把它從中間分成兩半,使肉、骨頭和內臟完全地分開,這時候就可以享用美味的鱔魚了,鮮嫩香辣,味美爽口,富有營養。

蒙古族人民除善於捕魚外,還飼養鴨子,所以,百餘年來,他們別具特色的烤鴨技術也已遠近聞名。這裡的烤鴨香脆可口,烤肉里仿佛還留有蒙古草原的清香。

興蒙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

每一位客人遠道而來,這裡的人們都將用他們的最高禮節“三杯杯酒”加以款待。“三杯杯酒”,顧名思義,喝三杯酒。敬酒的時候,興蒙姑娘唱起《敬酒歌》。在那種嘹亮高亢的歌聲中,人的思緒不由自主地被帶到了大漠蒼穹、彎弓射鵰的生活場景中。這種高至雲霄的歌聲,仿佛是再次向外人宣告—流淌在他們身上的是蒙古族血液。

傳統婚俗

從記載來看,北方蒙古族的“許婚筵”,蒙語叫做“不兀勒扎兒”,意為“羊頸喉”,因為羊頸喉的肉堅韌耐嚼,含義是牢不可分,象徵夫妻百年好合。結婚時,兩個新人從結婚之日連吃此肉三天,以示慶賀。除此而外,羊還是重要的聘禮。今土默特一帶蒙古族的婚禮上,新郎到女方家迎親,女方必先閉門不開,男方必以羊碰門,叫“碰門羊”。在女方舉行的婚宴上,還有放“特洛西”的習俗。所謂“特洛西”就是把煮熟的羊腿放在桌子中央,新郎新娘爭奪,如果誰能得到這塊帶肉的骨頭,誰就平安健康。按照蒙古族的習俗,特洛西是婚禮上的一種吉祥物。在男方迎娶新娘的婚禮上,羊頭也是一種吉祥物。敬獻羊頭是最大的敬意。《綏遠通志稿》云:男家款待男女送親者,宴席仍用舊禮……蒙人必以全羊為宴席盛品者,取吉祥之意也。其整羊席上煮出來的整羊都放在銀制雲頭圖案的大盤中,按照躺臥的姿勢,把兩條羊腿順著前肢左右扣緊,前臂骨往裡折放,形如臥著的活羊一般。擺上桌時,羊頭必須朝著主賓。可見,羊在蒙古族的婚禮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內涵。它不僅是蒙古族婚宴上的佳肴,而且是婚禮上的吉祥物,是蒙古族人婚禮的憑證。

而在興蒙蒙古族鄉的婚禮過程中,新郎迎親時給女方送豬腿一隻、酒一壇,女方父母則以兩小塊煮熟了的豬乳頭的母豬肚皮肉(俗稱離娘肉)、兩瓶酒、兩條魚作為回禮。新人在入門以前要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在門的左邊擺有一放有三牲酒的香案,上面擺有一隻公豬頭,嘴裡含一條豬尾,寓意有頭有尾。

建築之鄉

清爽滄桑的小巷仿佛還留有蒙古大軍的馬蹄印 清爽滄桑的小巷仿佛還留有蒙古大軍的馬蹄印

興蒙的特色在於整個鄉村的風貌,這裡的房子在長期的民族融合過程中已經和當地的民居風格頗為相似了,都是照壁、天井、裡屋的結構,只在一些細節上保留了北方蒙古族的特色,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這裡保留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於清代,房屋外面刻有雲彩等圖案,據當地的居民介紹,這種圖案是蒙古族的標誌,正如歌里所唱的“藍藍的天上白雲飄”一樣,這裡的民居大多保留了雲彩,以示對祖先的懷念和濃烈的思鄉之情。走進小屋,鏤空雕刻的書房為這裡增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味道,書房的桌椅板凳都有著歷史的痕跡。

從屋裡走時,牆面上的一幅圖案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是由鹿和鶴組成的一個“福”字,代表了吉祥、長壽的意思。如果說這個“福”字就讓你大開眼界的話,那兩邊的對聯可以說是聞所未聞了。對聯打破了傳統楹聯用各種字型書寫的方式,上聯和下聯分別由八仙的圖案(村民的大膽猜測)組成,這裡的居民告訴我們,這副對聯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團,目前還沒有人能讀懂這些符號代表的含義。

你能猜出這副奇特對聯的含義嗎 你能猜出這副奇特對聯的含義嗎

沿著小道往前行,你不得不讚嘆興蒙房屋建築的奇思巧構,據說興蒙人的祖先旃班是魯班的徒弟,在學成之後,旃班就把這門手藝一代代地傳了下來。蒙鄉人聰明能幹,很多人學會了起房、蓋屋的本領,誰家需要蓋房,親戚朋友們都會來幫忙,不多久,一幢具有蒙鄉特色的房屋就結結實實地平地而起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