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福寺明代石佛

興福寺明代石佛

興福寺明代石佛 坐落在臨淄區園林所院內,系明代造像。1980年,區園林所修院牆時,兩根石柱被毀,並有一佛首、腿被砸下,後以水泥粘合。 1984年7月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春,將石佛、石柱等移於臨淄石刻藝術陳列館。

簡介

興福寺明代石佛 坐落在臨淄區園林所院內,系明代造像。 據《臨淄縣誌》 民國9年載:“興福寺在相家莊西門外,殿宇圮毀,有造像三,刻洪武二年制”,即此。今石 佛依如舊觀,三佛東西並列,間隔半米,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飾螺髻,披袈裟,袒右臂,內著僧祗支。中間 石佛兩手心朝上迭放於腹前;左側石佛兩手相抱於胸前;右側石佛左手心向上自然放於腹前,右手心向下放於右膝 之上。三佛皆赤足,等高1.77米,面部稍殘,須彌座高0.5米,並見傾斜。 197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寺墟殘石記有“大明弘治十年,青州府臨淄縣制,石匠吳明、劉增”題款,據此推知, 該寺可能於1497年(明弘治十年) 時曾有修葺。寺址尚存八棱石柱4根,等高4.43米,是昔日殿宇的立柱,唯西北 角一根原用兩節拼成。1980年,區園林所修院牆時,兩根石柱被毀,並有一佛首、腿被砸下,後以水泥粘合。 1984年7月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春,將石佛、石柱等移於臨淄石刻藝術陳列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