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寶和胃湯

至寶和胃湯

清熱散寒,活 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效,消除胃部炎症,兼以補脾溫腎,補益中氣,驅邪扶正,恢復胃腸功能。

百科簡介

【方劑名稱】至寶和胃湯

【創始人】文玉忠

至寶和胃湯創始人至寶和胃湯創始人

【藥材成分】白朮、白芍、良姜、半夏等苗嶺天然藥材。

【性狀規格】苗藥飲片及藥粉;110克/付。
【主治疾病】胃炎
【用法用量】一日一付,每日三次,每次一碗,(即早、中、晚各一碗,每碗約150~200ml),15付為一療程。
【用藥須知】1、服藥期間忌食辛辣肥膩之物,忌酒;
2、注意飲食衛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孕婦及有過敏反應者慎用。

胃炎解析

1、脾胃虛寒型(冷痛)
特徵:以吃冷食加重、喜歡熱飲、天氣變冷加重為特徵
針對脾胃虛寒型胃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之上,辯證輔方配以良姜、肉桂。良姜辛,熱,溫散寒邪,疏肝解郁。肉桂辛散溫通,能行氣血、運經脈,基礎方配合輔方可補中益氣,健脾溫胃,有效治療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
2、熱邪犯胃型(熱痛)
特徵:喜歡冷飲、濕熱郁阻(小便黃、腹脹、背痛、噁心等)
針對熱邪犯胃型胃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之上,辯證輔方配以黃連、苦參。苦參清熱燥濕,為治濕熱所致帶下證的常用藥;黃連具清中焦濕熱,治濕熱阻滯之效,基礎方配合輔方能快速地緩解氣機不暢所致脘腹痞滿、噁心嘔吐,以疏利中焦、清熱和胃。 
3、食滯傷胃型(食傷)
特徵:以多食則痛、便秘為特徵
此症由於飲食不節致使脾胃受損,針對食滯傷胃型胃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之上,辯證輔方配以山楂、隔山消。山楂與隔山消均具較強的消食開胃的功能,基礎方配合輔方可達健脾順氣,鎮靜止痛,清腸通便之效,治療由於食傷所導致的胃炎,療效極佳。
4、肝火犯胃型(虛痛)
特徵:以餓則痛增,喜按為特徵
此症因久病脾胃氣虛,情志不舒,郁而化火所致。針對肝火犯胃型胃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之上,辯證輔方配以黨參、太子參。黨參為補脾肺之氣、健脾除濕之要藥;太子參舒肝理氣、清熱健胃,基礎方配合輔方可有效補益脾肺,疏肝解郁,消除肝火犯胃型胃炎的不適症狀。
5、胃陰虧虛型(陰虛痛)
特徵:以白天不痛,晚上痛,喜歡喝水為特徵
針對胃陰虧虛型胃炎,文醫師在基礎方之上,辯證輔方配以玉竹。玉竹藥性甘潤,能養肺陰,並能清肺熱。基礎方配合輔方可疏肝健脾、益陰養胃,切中胃陰虧虛型胃炎病機之關鍵,標本兼治此症型胃炎。

胃炎的

中醫解析慢性胃炎的病因

1.飲食所傷。由於過飲過飽,恣食生冷,酒食不節,損傷胃陽,影響脾胃的受納升降,遂致氣機紊亂,脾胃不和。
2.情志失和。如多思則氣結,暴怒則氣上,悲憂則氣鬱,驚恐則氣亂。氣機逆亂,升降不利則見胃脘痞滿不舒。
3.痰濕中阻。多因脾胃失健,不能運化水濕,釀生痰濁,壅塞中焦,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為腹痛。
4.脾胃虛弱。平素脾胃不健,或年老體弱、中氣久虛,或病中過用寒涼克伐之劑,重耗脾胃之氣,或病後胃氣未復,皆能導致胃納呆純,脾胃失健,胃脘痞滿。
5.誤治失治。傷寒表邪,誤治失治,由表及里,影響脾胃;或五臟疾病,失於調治;或濫服藥物,以致脾胃乃傷,升降失司。

產品解析

至寶和胃湯屬口服用藥,具清熱解毒、理氣活血、清瘀化腐等功效,能有效消除胃黏膜炎症,恢復胃腸功能,消除胃脘脹痛、食慾不佳、打嗝泛酸等症狀。

成分解析

白朮——補氣健脾第一要藥
苗醫稱其為“於術”,本品甘苦性溫,主歸脾胃經。有健脾、燥濕的作用。既長於補氣以復脾之健運,又能燥濕、利尿以除濕邪,治脾虛有濕,食少便溏或泄瀉。
白芍——柔肝止痛之要藥
苗醫常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柔肝止痛,養血斂陰,平抑肝陽,治療脾虛肝旺,腹痛泄瀉,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
良姜——治胃寒冷痛之常用藥
辛,熱。歸脾、胃經。本品辛散溫通,散寒止痛,溫散寒邪,疏肝解郁,善治胃寒肝鬱,脘腹脹痛,胃寒嘔吐。
半夏——治胃氣上逆嘔吐之要藥
苗醫於夏、秋二季莖葉茂盛,藥效最佳的時候採摘。其味苦,能降逆和胃,針對各種原因造成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為止嘔要藥,對痰飲或胃寒所致的胃氣上逆嘔吐尤宜。

使用方法

1、準備砂鍋一個,並洗刷乾淨;
2、先將藥粉倒進煎藥袋內,然後綁緊袋口,再把煎藥袋與藥材飲片一同置於砂鍋內,並加水約1500毫升(加水後煎藥袋可能會浮起,所以要把煎藥袋放在藥材與藥材之間),待藥材浸泡10分鐘後,直接進行煎煮;
3、煎煮時掌握好火候,大火煮開後轉為文火(即小火),煎約30分鐘即可;
4、將煎好的藥汁平均分為三碗,早、中、晚各服用一碗。

護理保健

一、急性胃炎
1、補水。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嘔吐,腹瀉等症狀。會造成失水較多,在飲食上應注意補充大量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雞蛋湯等流質食物,並應大量飲水,以緩解脫水並加快毒素的排泄。
2、待病情緩解後,可給少渣半流食物,逐漸過渡到少渣軟飯。飲食內容應無刺激,少纖維,如大米粥,面片湯,並可適量選用饅頭乾等。
3、補充適量蛋白質。宜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嫩葉蔬菜。
4、細嚼慢咽。為減輕胃腸負擔,應細嚼慢咽,讓食物在口腔里得到充分的咀嚼。
5、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的等食物。
6、忌飲食無規律。勿過飢過飽,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 
二、慢性胃炎 
  1、適當的休息、鍛鍊,保持生活規律。生活不規律,工作過於勞累,精神高度緊張,睡眠不足,是慢性胃炎發生的重要原因。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制定出作息時間表,儘可能保持生活規律。
 2、進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如半流質或少渣的食物。
 3、宜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嫩葉蔬菜。
 4、胃酸過多者的飲食。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豆奶,粥等。
 5、忌飲食無規律。勿過飢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
 6、忌菸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和煙對胃黏膜有較大的損害,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惡性病變。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也應戒除。
7、忌過冷、熱、硬食物。過冷、熱、硬的食物會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胃黏膜,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8、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淨,不要吃變質食品。放在冰櫃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
9、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
10、進食宜慢、細。細嚼慢咽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儘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11、保持精神愉快,樂觀。精神抑鬱、低沉,顧慮重重,往往會引起或加重胃炎。保持心情舒暢,對胃炎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