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隱

基本信息

解釋

1、自行隱藏
例:
《莊子·繕性》:“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
《後漢書·獨行傳·范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
2、衡量自己
例:
《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尹知章註:“隱,度也。”
3、自思、自忖、自想
例:
唐張鷟《遊仙窟》:“五嫂自隱心偏,兒復何曾眼引!”引詩:“自隱多資質,欺他獨自眠。”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須自隱。”
唐·羅虬《比紅兒詩》:“自隱新從夢裡來,嶺雲微步下陽台。”
4、自己瞞騙自己
例: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妾身謀成不謀敗,學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