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井鹽

自貢井鹽

自貢井鹽,俗稱川鹽,產於四川省自貢市。在歷史上,自貢素是以盛產井鹽著稱,有“鹽都”之稱,其開採井鹽已有2000年的歷史。自貢井鹽作為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的著名特產,其深鑽汲制技藝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貢井鹽是四川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調料。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自貢井鹽自貢井鹽
在歷史上,四川省自貢市是以盛產井鹽著稱。自貢開採井鹽已有2000年的歷史。在自貢所屬狹窄的55平方公裡面積上,當地勞動人民共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累計生產食鹽7000多萬噸、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在保存下來的眾多鹽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陽井、發源井等遺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東源井,開採時間長達200餘年;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車,最高的一架“達德井”天車高達113米(位於大安區扇子壩,上世紀90年代已拆除),蔚為壯觀。
四川自貢井鹽的采滷製鹽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在清鹹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據記載,歷代鹽工在自貢先後鑽井13000多口,有的井深達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計,等於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峰

被譽為中國鹽都的自貢市是衝擊式頓銼鑽鑿技術的發源地,這一技術經歷了東漢至宋初大口淺井的孕育期、宋代卓筒井的轉型期、明代至清代小口深井的成熟期等發展階段,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公元1835年,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海井(1001.42米)的鑿成,是中國頓鑽技術成熟的重要標誌,它對世界鑽井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頓鑽技術包括鑿井、測井及糾斜、補腔、打撈、修治木柱等工序,它在井鹽生產上的廣泛運用使自貢早在清朝就獲得了“富甲全川”的美譽,民國28年自貢“因鹽設市”,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320萬人口的歷史文化名城。

文化遺產

自貢井鹽自貢井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大英縣的嚴昌武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中國的鹽場

海鹽是重要的海洋化學資源。平坦的沿海地段,只要把海水引入鹽池,經過日曬蒸發,即可得到白色的氯化鈉結晶顆粒,這就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化學工業需要的鹽類。它是生產酸、鹼、氯氣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我國北起遼東半島,南到海南島,幾乎都有鹽場分布和鹽業生產,其中尤以渤海、黃海沿岸海鹽產量最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