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裂變

自發裂變

放射性衰變方式之一。1940年K.A.彼得扎克和 G.N.弗廖羅夫首先觀察到238 U核自行發生裂變現象,其半衰期為1016~1017年。自發裂變與?衰變一樣是量子力學隧道效應的結果。原子核邊界有一裂變勢壘,電荷數比釷核低的核素,裂變勢壘太高,不可能自發裂變;230 Th、235 U、239 Pu等核素自發裂變的機率都很小,半衰期都在1015~1017年,自發裂變都不是它們的主要衰變方式;隨著超鈾核素的不斷產生,自發裂變率增大,逐漸成為一些核素的主要衰變方式,254 Cfa衰變只占0.31%,自發裂變占99.69%,T1/2=60.5天,自發裂變占100%,T1/2=1.6小時。自發裂變產物為豐中子核素,極不穩定,可放出中子或發生β- 衰變。某些自發裂變核素已用作不需加速器和反應堆的中子源。

自發裂變
spontaneousfission
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圖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圖
放射性衰變方式之一。1940年K.A.彼得扎克和G.N.弗廖羅夫首先觀察到238 U核自行發生裂變現象,其半衰期為1016 ~1017 年。自發裂變與?衰變一樣是量子力學隧道效應的結果。原子核邊界有一裂變勢壘,電荷數比釷核低的核素,裂變勢壘太高,不可能自發裂變;230 Th、235 U、239 Pu等核素自發裂變的機率都很小,半衰期都在1015 ~1017 年,自發裂變都不是它們的主要衰變方式;隨著超鈾核素的不斷產生,自發裂變率增大,逐漸成為一些核素的主要衰變方式,254 Cfa衰變只占0.31%,自發裂變占99.69%,T1/2=60.5天,自發裂變自發裂變占100%,T1/2=1.6小時。自發裂變產物為豐中子核素,極不穩定,可放出中子或發生β- 衰變。某些自發裂變核素已用作不需加速器和反應堆的中子源。
β+衰變(圖下)及β-衰變(圖上)-模型圖β+衰變(放出中子-下半圖)及β-衰變(上半圖)-模型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