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不僅是自己看自己的此時此刻的“狀態”,更涉及一個人在其文化背景薰陶、社會變遷的影響、家庭的結構與家人互動模式、及個人遺傳特質等因素與此因素互動影響的結果,更能對一個人的情緒、行為、信念、價值觀….等方面有深入與完整的了解。

概念

自我覺察不僅是自己看自己的此時此刻的“狀態”,更涉及一個人在其文化背景薰陶、社會變遷的影響、家庭的結構與家人互動模式、及個人遺傳特質等因素與此因素互動影響的結果,更能對一個人的情緒、行為、信念、價值觀….等方面有深入與完整的了解。
在你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觸,而不願面對的。所以說,成長需要勇氣,若我們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么我們將無法改變與成長。完形治療學派認為個體有自我調整的功能,個體若能充份覺察,必然改變;也就是,覺察本身即具有治療的效果。

自我覺察—方法

第一、念高危,可以謙沖而自牧:有的人處高位,以為從此可「一覽天下小」,所以胡亂號令他人,把威勢使盡。其實,越是居高位者,所謂「高處不勝寒」;地位愈高,不懂得謙沖自牧,就有累卵之危。所以身居高位者,如果察覺危險的話,必懂得謙虛待人,繼而不斷自我反省、自我充實、自我要求。
第二、懼滿溢,可以江海納百川:「滿遭損,謙受益。」一個人如果自滿,就好像一杯水,滿了就會溢出來,就無法如江河大海一樣成其大。所以做人要謙虛,要像江海容納百川,又如高山不辭土壤。一個人肯不恥下問,不計高下地去友愛他人,相對的也能獲得別人的友誼,而能緣多成事。
第三、享富貴,可以濟困頓貧窮:一個人享有富貴榮華,這是自己的福德因緣所成;只是世間無常,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富貴未必能長久。有這種省察與覺悟的人,當他在享有富貴的時候,必會想到還有很多生活困頓的人,有待施予救濟。有了這樣的慈悲一念,種下了濟困的因,將來必定還會享有富貴的果;否則富貴享盡,一旦勢盡力窮,即使想施貧窮,也無能為力,因此為善要及時。
第四、掌權勢,可以助黎庶百姓:一個人有了權勢,可以用來欺壓良善,也可以用以造福蒼生;是善是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就看自己的良知與悟性。所謂「公門裡好修行」,一個掌權勢的人,懂得體恤黎民百姓,自不會用權勢去魚肉人民,反而盡力幫助他們解決苦難。
所以,一個懂得時時自我省察的人,不但本身可以處世無患,也可以利益他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