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角解放公園

臨高角解放公園

臨高角解放公園位於海南省臨高縣北部海濱,距離臨高縣城11公里,是解放海南渡海登入戰主要登入點之一。為紀念解放海南渡海登入戰,在登入點建起了臨高角解放公園,公園已被確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高角解放公園占地面積86畝,主要分為4個區域,即熱血豐碑、解放海南臨高角登入紀念館、百年燈塔[航標建築物]、四十軍烈士紀念碑。

基本信息

革命歷史

臨高角解放公園臨高角解放公園
1950年3月5日,解放海南戰役拉開了帷幕。解放海南大軍在前兩批四次7000多人成功潛渡海南後,於4月16日19時開始實施總攻,第四十軍和第四十三軍第三批8個團主力大規模向海南島進發。

4月17日凌晨3點鐘,解放軍在海口以西至臨高角一線大舉登入,四十軍6個團18700多人在臨高角登入。

戰鬥中,四十軍880多人英勇犧牲,四十軍一一九師副師長黃長軒以身殉職,長眠於臨高這片熱土。

公園建設

臨高角解放公園臨高角解放公園
1995年臨高縣委縣政府在臨高角登入點興建了紀念館,僅限於靜態展覽。建館期間,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丁關根同志的大力支持,撥款100萬元用於紀念館的建設。

1995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共青團海南省委發出倡議,號召海南人民共同捐款,投入520萬元建造了解放海南紀念雕像——熱血豐碑。紀念館、熱血豐碑和百年燈塔是公園當年的主要參觀點。

2006年臨高縣委、縣政府以開創性的創新思維引進了海南名角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完善了臨高角解放公園的建設。

臨高角解放公園以熱血豐碑雕像為軸心,與百年燈塔和四十軍烈士紀念碑相對映,百年燈塔見證了中國百年的屈辱,熱血豐碑、四十軍烈士紀念碑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地奮鬥和抗爭。

主要設施

熱血豐碑

臨高角解放公園臨高角解放公園

1950年4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軍為解放海南在臨高角登入,為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1995年,經海南省政府同意,共青團海南省委發起,海南人民共同捐款,投入520萬元修建了一座解放海南紀念塑像——熱血豐碑。

這是兩名戰士勝利吶喊的人身組石像。塑像總高度18.9米,總重量1600噸,塑像基座正面雕刻著江澤民主席於1996年親筆書寫的“軍民共築熱血豐碑,解放海南業績永存”16個大字,背面刻著渡海作戰解放海南歷史碑記。

登入紀念館

2006年5月解放海南臨高角登入紀念館投資興建,2006年12月建成使用,是臨高角解放公園主體建築,建設面積1100平方米,是在拆除原紀念館基礎上重新擴建的。紀念館總計21個場景,5個多媒體場景,分為歷史背景、瓊崖縱隊、大練兵、文物展支前、木船打軍艦等。

2017年11月,館裡展出了72張解放海南臨高角登入戰的歷史圖片,有解放軍當年的軍衣、軍帽、軍鞋、電台、木船模型、敵機模型等展品330件,其中文物展品123件。

紀念館的最大特色是採用聲、光、電、影像等現代多媒體技術及實景縮微多種高科技手段,全景式的立體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廣大人民民眾支持下,強渡瓊州海峽,創造了木帆船打敗國民黨軍艦的戰爭奇蹟。走進紀念館,即看到刻在石碑上的序文,序文簡要地介紹了紀念館的建設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意義。

百年燈塔

臨高角百年燈塔位於瓊州海峽西面進口處,是海南最古老的燈塔。清光緒十九年(公園1893年)由法國人建造,塔身為鋼質圓簡體結構,塔高20.6米,寬1.88米,塔頂設有燈器,射程18海里。百餘年來,臨高角百年燈塔一直是船舶進出瓊州海峽的重要助航標誌,曾為海南解放立下赫赫戰功。

1997年,臨高角百年燈塔被國際航標協會列入世界一百座歷史文物燈塔名冊,是著名的國際航標。

2002年被國家郵政總局列入當年發行的歷史文物燈塔紀念郵票,向全世界發行。臨高角百年燈塔見證了中國的百年屈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愛國主義教育內涵。

烈士紀念碑

臨高角解放公園臨高角解放公園

2008年5月,投資36萬元建造四十軍解放海南戰役犧牲烈士紀念碑建成揭牌。紀念碑由瀋陽魯迅美術學院設計,設計理念由木船、旗幟、海浪和台階等元素構成。

紀念碑碑身呈船形,正面是昂首的船頭,兩側面為飄動的旗幟,總體構思為渡海官兵在戰旗的指引下,乘風破浪、勇往向前。

紀念碑的碑座和旗面三層迭進,意為勇士們三次強行登入;烈士的英名鐫刻在旗幟上,意為鮮血染紅了旗幟;整個碑體由七塊碑石構成,意為四十軍創造的“七個第一”;紀念碑朝向大陸,意為烈士遙望家鄉,船載魂兮歸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