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

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

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又名百仞石灘,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臨高縣,距臨高縣城東北約四公里,保護區面積為7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市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1986年12月由臨高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景區內可聽到“百仞灘聲”,古為臨高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
百仞石灘,距臨高縣城東北約四公里,是文瀾江下游一處險灘,九層岩石陡立,江水飛流直下,瀑鳴聲喧,數里內可聽到“百仞灘聲”,古為臨高八景之一。

古詩里有“灘水似奔雷”、“狂澗倒沸中流柱,猛浪驚飛海石魂”的驚嘆,所以早在明代就被讚譽為“百人頭灘”。

灘中多奇岩亂石,千姿百態,遠望像人頭聚簇,故取此名。一路低吟淺唱的文瀾江,太多了女性的柔婉溫情,自南往北流經此灘,由於河床彎曲,水流湍急,遇到岩石的阻攔,形成急瀉而下的百仞瀑布,其浪花泛白,濤聲宏大,仿佛要奏響激越、高亢的音符,遠在十里外的臨高縣城都可以聽到轟轟作響的灘聲,這是“百仞灘聲”的由來。

百仞灘岩石如壘,石浸水中,或大小或方圓或冷峭或圓溜,或兀立或酣睡或沉思或跳躍,或龍虎相搏,或水牛沐洗,或老翁對弈,或漁翁垂釣……還有一處天然“蒸酒鍋具”,水從石上滴下,水聲叮咚有韻,經年不絕。

詩詞描述

臨高百仞灘聲縣級自然保護區百仞灘摩崖石刻

2014年,臨高縣百仞灘上“石頭詩”被國家正式命名為“詩詞藝術之鄉”。

百仞灘呈現在人面前的是:斷流、破石、殘詩、髒物、陡路、亂景,一派“荒殘”之景象。至今岸邊留下了許多詩文石刻,各種詩歌題詞石刻達18處,吟詩詠詞106篇。

溟濛有跡飛空去,浩蕩無邊激石來。浪拂千花圓似玉,瀑流群壑吼如雷。”這是明朝曾選授直隸州判的臨高波蓮鎮美鰲村人王錦尚筆下的白仞灘。

清代著名詩人鍾元鋪飽覽這氣勢恢弘的白仞灘後,觸景生情,留下了詠吟白仞灘的千古佳句“疑是天河此瀉奔,九天落處見雲根”的詩句。

現代著名戲作家、《國歌》詞作者田漢於1962年夏訪臨高,也揮筆題詩記游,留下了不朽的名句:“白仞灘頭一駐鞭,層岩飛瀑萬雷喧”。

王佐的《百仞灘》就有這方面的描寫。詩曰:“策馬東門道,尋芳百仞。白翻波底石,青點海中巒。對局臨流水,浮杯下急湍。公餘此乘興,隨意倚岩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