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建於1958年,占地萬平方米,有塔、堂、館、亭、墓、廊等大型紀念建築物18座。 臨汾烈士陵園是根據徐向前元帥的提議為紀念臨汾攻堅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是省政府、國家民政部確定的重點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2011年被國務院列為重點國家級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朱德元帥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基本信息

建立原因

臨汾烈士陵園是根據徐向前元帥的提議為紀念臨汾攻堅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

建設歷史

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

1959年5月17日,在臨汾解放十周年之際,按照徐向前元帥的指示,臨汾烈士陵園建成,旨在褒揚先烈,教育後人。

1995年5月17日,進行大規模改造修建,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紛紛慷慨解囊,順利完成改造任務。

2002年5月17日,順應民意,進行大規模改造修建。徐向前銅像、陵園大門、解放紀念大門、古城模型、革命烈士紀念碑、兩個展覽館順利竣工。

2010年5月17日,對烈士墓進行的大規模的擴建改建,最佳化了周圍環境。

陵園展覽

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

朱德元帥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鐫刻於紀念碑正面;左側“為人民利益而死無上光榮”的題詞是當年臨汾攻堅戰總指揮徐向前元帥的手跡;右側為建國初期的山西省省長王世英同志的題詞“勇冠三軍,氣蓋一世,抗日寇,殲頑敵,熱血鑄成勝利;汾流聚秀,姑射垂青,為和平,爭自由,英雄造福社會”;後側為省委書記陶魯笳同志的題詞“烈士壯志換來新天”。除此,園內還建有仿古式門樓、憩亭、“臨汾攻堅”展覽館、《革命英雄紀念館》、《臨汾建設成就》展覽廳、骨灰堂,以及迴廊、假山、曲徑、噴泉等。這些建築設計精美,布局得體。在建築四周,冬青為籬,松柏點景,群芳競榮爭奇鬥豔,五彩紛呈,相映成輝。人民英雄紀念碑左右的兩行雪松,系1987年山西省顧委全體委員所植;烈士公墓前的40株雪松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臨汾旅”紀念臨汾解放40周年所栽。這些為緬懷革命先烈而栽植的松柏,在陵園職工們的辛勤培育下,生長茁壯,四季碧綠,充實了陵園的景觀,也為陵園增添了生氣。

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

紀念碑背後的小廣場上,一字排列著5座存放烈士遺骨的磚砌圓頂公墓。墓前立有石碑,鐫刻著烈士英名;墓門兩側雕鏤著省城書法名家撰寫的楹聯,由西向東分別為:烈士披金甲歷經滿川風雨;陵園郁青松鎖住遠嶺雲霞。 發時代精神紅星照天地;頌英雄業績歌曲動陵園。 英烈首創攻堅戰;光華永垂臥牛城。 松柏森森迎風霜而挺立;香花陣陣薦烈士之英靈。梁霍山高烈士功豐山溢秀;唐虞史久興邦業大史開新。 這些楹聯,莊重古雅,筆力雄勁,激人感奮,充分表達了臨汾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無比敬仰與懷念之情。陵園長年開放,天天都有前來憑弔烈士的遊人。

獲得榮譽

2011年被國務院列為重點國家級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影響

自陵園建成以來,每年清明節和臨汾解放紀念日——5月17日,臨汾各機關、廠礦、學校和駐軍都結隊來這裡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參觀“臨汾攻堅”展覽,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亦有部分本地或外地烈士家屬,專程來此掃墓,悼念親人。這裡已成為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好課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