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身外閒愁空滿

這首詞,當是酒席間的贈人之作。小晏多愁善感,對於人生,總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歡會之際難遣閒愁,春日臨近頓生希望,悲愁與歡樂,聚合與離散,總是此消彼長起伏迴旋,在他的心靈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瀾,這首[臨江仙]詞,就可以看作詩他的感情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作品信息

【名稱】《臨江仙·身外閒愁空滿》

晏幾道晏幾道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作品原文

身外閒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盡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作品賞析

這首詞,當是酒席間的贈人之作。小晏多愁善感,對於人生,總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歡會之際難遣閒愁,春日臨近頓生希望,悲愁與歡樂,聚合與離散,總是此消彼長起伏迴旋,在他的心靈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瀾,這首[臨江仙]詞,就可以看作詩他的感情長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詞的上片寫的是與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歡會,卻以“眼中歡事常稀”來表現,使歡樂也蒙上一層愁苦的陰影。因為聚會稀少,故而特別珍惜;因為珍惜,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的終結;因為怕它終結故而要仔細地數一數究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細膩的心理活動,很是耐人尋味。

下片當以“東溪春盡好同歸”為核心,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淺酒”與“深情”兩句,就其句式與內涵而論,又是相互糾葛在一起的,這種筆法,本是[臨江仙]詞牌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的寫作要求,其間有對比,有連結,或為對仗,或為互文。這兩句是說:淺酒無別人可勸,惟君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唯君能知。這樣就把席間歡會的主客雙方的親密關係交代了出來。“東溪”,即東邊的溪山,泛言風景秀麗之處,並不是實有的地名。選個好去處,攜同歸隱共賞春光,也就不會再有異地分離的情況了——顯然,這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最後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出來的想像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用十個字總寫春景,並不容易。選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須得做到這么幾點方能合乎要求。

詞牌格律

【臨江仙】唐教坊曲,雙調小令,用作詞調。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敦煌曲兩首,任二北《敦煌曲校錄》定名《臨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作《臨江仙》。《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此詞共六十字。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就是楊慎寫的《三國演義》的主題詞。之後被用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

臨江仙源起頗多歧說。任二北據敦煌詞有句雲“岸闊臨江底見沙”謂辭意涉及臨江;明董逢元輯《唐詞紀》謂此調“多賦水媛江妃”故名;黃升《花菴詞選》卷一雲“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 詞牌格律

正格

⊙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變格

【格一】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首句亦可作“中平中仄平平仄”,後片換韻。

【格二】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格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格四(仙呂調慢曲)】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

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作者簡介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個兒子,北宋著名詞人。其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職。晏幾道早期所任之職皆為承父蔭而得,基本上都是閒散之職。但其為相門公子,且才華奕奕,此時的晏幾道自是跌宕歌詞,縱橫詩酒。人們對小山詞的評價更多地傾向於他的詞多懷往事,抒寫哀愁,筆調整飽含感傷,傷情深沉真摯,情景融合,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猛動搖人心”,雖所反映生活面窄,而藝術境界較高。在詞風上更接近李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