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創傷骨科:血管損傷學

臨床創傷骨科:血管損傷學

一、四肢動脈損傷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作者:張英澤 (作者, 編者)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精裝: 31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7140386
條形碼: 978711714038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9 x 21.8 x 1.8 cm ; 1.1 Kg

內容簡介

《臨床創傷骨科:血管損傷學》是一部適用於廣大臨床骨科醫生、骨科研究生,以創傷骨科臨床中常見的周圍血管損傷為主要內容的骨科參考書全書以圖、表為主要敘述方法,圖文並茂。形式活潑,易查、易找、易記,易懂內容由淺入深,基礎與臨床知識相結合,涵蓋面廣,不僅便於讀者系統全面地學習和掌握血管損傷的基本知識,而且也有助乾讀者了解國內外血管損傷研究的最新進展全書分為14章,插圖600餘幅,文字60餘萬,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周圍血管解剖學特點、血管損傷相關的血流動力學知識、周圍血管損傷的物理和影像學診斷方法、周圍血管損傷的外科治療以及主要周圍動脈損傷的診斷與治療等另外,書中首次詳細地介紹了作者提出的人體動脈編碼和損傷分型系統及隱匿性周圍血管損傷的概念該血管損傷分型系統用數字和字母描述血管損傷,表述簡潔、易讀,涵蓋了損傷部位、損傷程度和損傷性質等大量信息,易於掌握。便於不同語言書寫的病例資料的統計和交流隱匿性周圍血管損傷概念的提出,有助於血管損傷的正確、及時的診斷,避免因漏診造成的嚴重後果。

目錄

第一章 人體動脈編碼和損傷分型系統
第一節 人體動脈編碼
一、人體動脈編碼的原則
二、人體主要動脈編碼
第二節 動脈損傷分型
一、傳統血管損傷分型
二、CICA系統動脈損傷分型
三、CICA系統動脈損傷分型標準
第三節 CICA系統的特點
第四節 CICA系統分型實例
第二章 周圍血管的解剖與變異
第一節 動脈
一、上肢動脈
二、盆部動脈
三、下肢動脈
第二節 靜脈
一、鎖骨下靜脈
二、上肢深靜脈
三、上肢淺靜脈
四、盆部的靜脈
五、下肢深靜脈
六、下肢淺靜脈
第三章 周圍血管血流動力學
第一節 血流動力學概述
第二節 血流動力學的基本概念
一、理想液體
二、液體的切變率
三、液體的切應力
四、牛頓液體
五、血液的黏性
六、層流和渦流
七、血壓
第三節 血流動力學的基本機制和原理
一、血流邊界層的血流分離和動脈硬化斑的形成
二、血液的能量變化
三、血流阻力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血管損傷後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一、四肢動脈損傷
二、四肢靜脈血栓
第四章 周圍血管損傷的臨床特點和物理檢查
第一節 概述
一、四肢血管損傷的致傷原因
二、各型血管損傷的臨床特點
第二節 血管損傷的症狀和體徵
一、四肢血管損傷的早期臨床表現
二、四肢血管損傷的晚期臨床表現
第五章 醫學影像學在周圍血管損傷中的套用
第一節 介入放射學技術在周圍血管損傷中的套用
一、概述
二、外傷後診斷陸DSA的指征和表現
三、周圍血管損傷的介入治療
第二節 超聲在血管損傷診斷中的套用
一、基本原理
二、超聲儀器的組成、超音波的發射和接收、超聲儀的分類
三、血管內超聲和三維超聲技術
四、超聲造影
五、超聲醫學的發展歷程
六、下肢動脈
七、上肢動脈
八、下肢靜脈
九、上肢靜脈
第三節 CT在血管損傷診斷中的套用
一、CT及CT血管造影概述
二、CT及CTA在血管損傷中的套用
第四節 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血管損傷診斷中的套用
一、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歷史及原理
……
第六章 周圍血管損傷外科治療
第七章 假性動脈瘤
第八章 創傷後周圍靜脈血栓栓塞症
第九章 四肢主要動脈損傷
第十章 血管替代物
第十一章 逾時限肢體主幹動脈損傷
第十二章 動脈旁路移植術在血管損傷治療中的套用
第十三章 隱匿性血管損傷
第十四章 附錄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