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台寨

寨牆一般高2—4米,高者達7米,寨門處最高者近10米,底部寬2米,頂寬1米餘。 臥龍台寨,以龍曾降落臥伏在寨內的傳說故名。 1987年5月6日,臥龍台寨被滎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滎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河南省浮戲山環翠峪風景名勝區賢孝村西側賢孝山頂,最高處海撥681.7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4°28′23.4″,東經113°14′15.6″。
臥龍台寨周圍群山連綿,除西北和北部地勢較緩外,其餘或為懸崖或為陡壁,其平面為不規則形,東西狹長,南北窄短,寨牆依山勢走向及地形起伏用石塊修築,現存東牆、北牆、西牆和南牆西段,其中又以西牆最為完整。該段牆上部之垛口和大部牆體赫然宛在。寨牆一般高2—4米,高者達7米,寨門處最高者近10米,底部寬2米,頂寬1米餘。全寨現存東、北、東南三個寨門,其中東、北兩門保存較好,寨門洞、寨門台基本保留著原貌,正面門洞上均嵌有石匾額,上書“臥龍台寨”,落款為清鹹豐十一年建。其寨始築時間稍早,到清鹹豐時做過大修。臥龍台寨,以龍曾降落臥伏在寨內的傳說故名。在臥龍台寨西側崖下有傳為道教祖師寇天師(謙之)修道之處的“神仙洞”遺蹟,在寨北山下還有黃龍廟等遺蹟。1944年4月,皮定均、徐子榮率部開闢豫西抗日根據地時,曾有部隊駐紮於此,為保衛根據地和後方野戰醫院的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7年5月6日,臥龍台寨被滎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滎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3日又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