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產業新區

一、規劃背景概況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青島市市委、市政府確立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以膠州灣生態保護為核心,積極提升青島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膠州灣區域各城市組團間的聯繫協作,科學引導城市空間拓展,將環膠州灣區域規劃建設成以軸向發展、圈層放射、生態相間為空間結構的國際化、生態型、花園式的環灣城市組群。
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研究》中,提出近期發展從“六片四區”上重點突破,實現“率先啟動六片、重點規劃四區”的發展戰略。膠州灣產業新區正處在膠州灣西岸的咽喉地段,是青島“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是重點規劃的四大片區之一。
區點陣圖區點陣圖

膠州灣產業新區的建設,使得膠州灣地區真正實現打破行政界線進行空間資源整合,也使得膠州不僅具備躋身內圈層,而且還將進一步成為大青島發展的核心圈層,與青島、黃島、紅島共同承載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宏偉戰略。

二、膠州灣產業新區發展策略

在順應青島擁灣發展戰略中,膠州市政府所提出的擁灣發展的涉及範圍北至膠州市蘭州路、西至204國道、南以洋河為界、東臨大沽河及膠州灣,涉及的面積約為160.45平方公里。從大區域的角度對各片區功能定位、產業布局進行協調統籌,對區域內的道路、水系及其他市政設施進行通盤考慮、合理銜接。
概念圖概念圖

1.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範圍位於膠州灣西海岸,北至膠州營里路,西至膠黃鐵路,南以洋河為界,東臨大沽河和膠州灣,規劃面積約3139.30公頃。
2..功能定位
青島市擁灣發展的重要片區,膠州灣西海岸集先進制造業、科技研發、休閒旅遊、高端居住為一體的生態新城。
3.空間結構與分區
規劃區形成“一環一帶、五區五塊、多核互補”的有機城市空間結構。
“一環一帶”:分別指圍繞內湖形成的城市綜合服務環,以及沿躍進河兩岸形成的城市功能發展帶。濱水地區是產業新區環境景觀條件和空間發展潛力最優區域,規劃以此作為空間骨架,串聯起多個功能核心區和功能板塊。
“五區五塊”:東北部的商務辦公板塊及其核心功能區和配套功能區;中部的行政、教育文化板塊及其核心功能區和配套功能區;西北部的先進工業區及科技研發區;東南部的休閒度假板塊及其核心功能區和配套功能區;西南部的科技研發板塊及其核心功能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多核互補”:指在濱水地區一環一帶上布置的多個城市功能核心,並與五大功能板塊相對應。
概念圖2概念圖2

5.綜合交通
形成城市交通一體化;建立以快速高效的大容量交通,完整的幹道網以及發達的支路網為基礎,建立以發達地區公共運輸網路為主,小汽車合理使用,發揮腳踏車及步行短途出行和接駁作用的出現方式。

三、規劃下一步工作計畫及實施建議

1、近期環灣保護工作進展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中,“在保護的前提下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保護”是重要的擁灣發展指導原則。
按照該原則,市擁灣發展規劃建設協調領導小組開展了一系列環灣保護工作。首先,組織各部門積極開展保護專題研究,重點包括:為完成膠州灣環境保護總體目標體系,確定重點保護區域及重點保護對象,結合環膠州灣概念規劃提出遠期膠州灣水域水質分類及達標標準,膠州灣水質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行《膠州灣海洋環境保護規劃》;為科學劃定生態濕地的保護範圍,劃分不同的功能區(核心區、緩衝區、試驗區)並提出控制要求,劃分濕地分類(河流沼澤濕地、河口濕地、鹽田池塘濕地、潮間灘涂濕地、淺海水域濕地等),提出各類濕地的保護措施與開發建議等進行《膠州灣生態濕地保護研究》;結合青島市總體規劃修編和“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概念規劃重點對環膠州灣地區的海洋功能區划進行研究進行《青島市海洋功能區劃調整》。
2、產業新區規劃下一步工作計畫
膠州灣產業新區總體規劃由膠州市政府組織編制,產業新區部分建設用地現狀為鹽田、蝦池及潮間帶。在下一步規劃方案完善過程中,應與各專題研究進行對接,在擁灣發展的大格局中分析論證產業新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應充分分析論證膠州灣濕地保護區調整的可行性,在滿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前提下,調整生態濕地保護區分類和範圍;收集整理大沽河、五河頭、躍進河的水文資料,通過分析論證確定河道寬度、河堤高度和位置;繼續細化產業新區防洪排澇規劃方案,對場地基礎標高方案和防汛排澇措施進行綜合論證,保證產業新區防洪排澇安全,科學合理確定場地豎向基礎標高;按照我市關於填海建設有關規定,確定產業新區岸線位置為現狀鹽田蝦池邊界的原則。
3、規劃實施建議
規劃的實施應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為指導,與周邊地區的保護與發展相協調;規劃實施應將政策措施、規劃發展策略與市場發展趨勢進行緊密結合,確保產業新區的建設有序推進、高效實施、快速見效,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本地區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綜合性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產業發展、商業開發的前提,除了水、電、氣、道路等相關設施外,在防洪排澇、土地平整、景觀改造、生態安全等方面的相關設施更需要統籌考慮,重點建設。
牢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快速推進,確保在短期內儘快形成規模,在產業進入、城市形象、經濟發展等方面出效果,強化本地區的吸引力,增進投資者的信心。在快速見效中就必然要集中力量,重點突出,通過一定區域的形象塑造、基礎建設和大型項目開發進行集中式啟動。
效果圖效果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