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迷路積水

美尼爾氏病是組織病理學以上膜迷路積水為主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狀是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耳聾、耳鳴,耳內脹滿感。法國醫生Meniere於1961年首次詳細描述了症狀及病理解剖結果,因此而命名。本病多見於成年人,發病率近年來似有增多。一般為單耳發病,兩耳同時發病者較少,據稱不超過10%。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1.突發性鏇轉性眩暈,同時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等植物神經反射症狀。

2.耳鳴;起初為持續性低音調吹風聲或流水聲,久之轉為高音調的蟬鳴聲或氣笛聲。

3.耳聾:一般為單側,偶呈雙側性,耳聾在眩暈發作時加重,間歇期好轉,呈波動性。聽力損害程度隨發作次數而增加。

4.耳脹滿感。

5.鼓膜正常,音叉試驗一側呈感音性聾。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反覆發作的鏇轉性眩暈,持續20分鐘至數小時。常伴平衡障礙,噁心,重時嘔吐。

無意識喪失。可見水平或水平鏇轉型眼震。至少發作兩次以上才可做診斷依據。

2.至少一次純音聽力呈感音神經性聾,早期低頻下降,聽力波動,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可出現重振現象。

3.間歇性或持續性耳鳴,眩暈發作前後多有變化。

4.耳脹滿感。

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藥物中毒性眩暈,突發性聾伴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顱內占位性病變等引起的眩暈。

6.甘油試驗,重振試驗可呈陽性,有條件建議加ENG,EcochG及ABR檢測為依據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保守治療:一般採用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鎮靜劑),改善內耳微循環(血管擴張藥),解除迷路積水為主要目的的綜合治療,發作期應臥床休息,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鹽飲食。症狀緩解後應逐漸下床活動。

2.手術治療:眩暈發作頻繁、劇烈,保守治療無效,耳鳴和耳聾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法較多,一般具有一定的破壞性,應慎重選用破壞性較小者。常用的有內淋巴引流術,迷路破壞術,耳蝸和前庭神經部分或完全切除術等。

用藥原則

發作時以基本藥物A為主。間歇期可服用維生素B1、B6、谷維素、ATP等。發作期有條件應做系統治療,直至緩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