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膜迷路積水)

梅尼埃病(Ménière disease)又稱膜迷路積水(labyrinthine hydro ),系內耳膜迷路水腫而致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耳聾和耳鳴為主要表現的內耳疾病。1861年法國學者Ménière通過屍體解剖首先發現迷路疾病可導致眩暈、耳鳴和聽力減退,但Ménière報導的病例實際上是死於白血病內耳出血,而非現在所稱的膜迷路積水。本病一般為單耳發病,青壯年多見。. 病因 梅尼埃病的病因不明,可能與先天性內耳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病毒感染、變應性、內分泌紊亂、鹽和水代謝失調等有關。目前普遍認為內淋巴回流受阻或吸收障礙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如內淋巴管狹窄或堵塞;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致內耳小血管痙攣,導致迷路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內淋巴生化特性改變,滲透壓增加而引起膜迷路積水。 症狀 典型症狀是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耳聾、耳鳴。.(一)眩暈(vertigo):特點是突然發作,劇烈眩暈,呈旋轉性,即感到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頭稍動即覺眩暈加重。同時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數小時或數天后眩暈減輕而漸消失。間歇期可數周、數月或數年,一般在間歇期內症狀完全消失。.(二)耳鳴(ti itus):絕大多數病例在眩暈前已有耳鳴,但往往未被注意。耳鳴多為低頻音,輕重不一。一般在眩暈發作時耳鳴加劇。.(三)耳聾(deafne ):早期常不自覺,一般在發作期可感聽力減退,多為一側性。病人雖有耳聾但對高頻音又覺刺耳,甚至聽到巨大聲音即感十分刺耳,此現象稱重振。在間歇期內聽力常恢復,但當再次發作聽力又下降,即出現一種特有的聽力波動現象。晚期,聽力可呈感音神經性聾。.(四)其他:眩暈發作時或有患側耳脹滿感或頭部沉重、壓迫感。. 檢查 (一)前庭功能檢查:臨床上不易看到眩暈發作的高潮,因來就診時,症狀、體徵多已減輕或消失,如遇發作期,可查見強弱不等的水平型或水平旋轉型自發性眼震,快相多向健側,但隨病變的強弱,眼震方向可有改變,有時在某種頭位可加重。昂白(Romberg)試驗示傾倒與眼震方向相反。前庭功能檢查於反覆發作後患側前庭功能可能減退,亦可能表現正常或過敏。.(二)聽力檢查:患側常為感音神經性聾,早期聽力以低頻聽力損失為主,屢發後高頻聽力也隨之下降,晚期則高頻聽力下降明顯;重振(recruitment)現象常是本病特點之一,即患耳響度的增加較聲級的增加為快。.(三)甘油試驗:禁食2小時後,每公斤體重給予50%的甘油3ml,一次服下,服藥前及服藥後每小時做純音測聽1次,如為梅尼爾埃病,2~3小時後常可出現聽力提高15dB以上,為陽性,同時其他症狀也隨之暫時改善。陽性有診斷意義,但陰性不排除本病。.(四)耳蝸電圖檢查:- /AP比值>40%有臨床意義。. 治療 (一)保守治療 一般採用以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改善內耳微循環,解除膜迷路積水為主要目的的綜合治療。發作期應臥床休息,低鹽飲食,少喝水。.(二)手術療法:對發作頻繁、保守治療無效,眩暈影響工作和生活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大致分為兩類:①保守性手術 如內淋巴囊切開術、球囊切開術等。內淋巴囊手術屬生理性手術,有效率可達60~80%,是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②破壞性手術:如迷路切除術、經顱中窩或經迷路後前庭神經切除術等,可在淋巴囊手術無效後酌情施行。.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