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EV-D68

腸道病毒EV-D68

腸道病毒EV-D68,是腸道病毒屬的一種病毒,該病毒原名為鼻病毒87型,後劃歸腸道病毒屬。腸道病毒EV-D68的主要易感人群為小兒,侵犯的主要臟器為肺,可引起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2014年8月至9月,由該病毒引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爆發。

基本信息

簡介

圖中左上為腸道病毒68型,左下為腸道病毒71型號圖中左上為腸道病毒68型,左下為腸道病毒71型號
EV-D68病毒,也就是腸道病毒68型,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腸道病毒,它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被發現,當時只有不到100個病例。造成報告數量相對較少的原因,是該病毒很難辨認。

雖然名為腸病毒,在人類卻很少出現腸道的病狀。EV-D68病毒可引起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已知其引發的呼吸道疾病的最初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包括發燒、肌肉酸疼、打噴嚏、咳嗽和紅疹,隨後演變成嚴重的呼吸困難。

命名

EV-D68病毒在科學分類上隸屬於腸道病毒屬,該屬最早發現的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在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ECHO病毒)。1970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以上幾種病毒歸屬於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上述已命名的3種腸道病毒共67個型別,此後陸續分離出一些抗原性不同於已有病毒的腸道病毒新型﹐原有的以組織培養和乳鼠中增殖的分類方法難以繼續套用。1976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決定,從腸道病毒68型開始,所有新都按腸道病毒序數編號命名﹐如68﹑69﹑70﹑71﹑72型腸道病毒等,統稱為“(新型)腸道病毒××型”其中EV-D68病毒也就是第68型。 此外,該病毒還是由鼻病毒87型重新劃為腸道病毒68型的。

生物學特徵

腸道病毒顆粒小﹐呈20面體﹐直徑24~30nm﹐不含類脂體﹐核心有單鏈核糖核酸﹐耐乙醚和其它脂溶劑﹐耐酸﹐對各種抗生素﹑抗病毒藥﹑去污劑有抵抗作用。多數病毒在細胞培養中產生細胞病變。

腸道病毒通常寄生於腸道﹐僅於少數情況下﹐進入血流或神經組織。正常的病毒攜帶者不多見﹐隱性感染甚為普遍﹐人受染後出現臨床症狀的也是少數。

流行病學

傳染源

為病人、隱性感染及健康帶毒者。

傳播途徑

病毒由糞便及鼻咽分泌物排出,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而經口感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發病以小兒為多,成人多為隱性感染,但初發地區亦可見成人間的暴發流行。

流行特徵

本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夏秋季發生流行較多,同一地區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別常有改變。

發病機制

病毒從口咽部侵入,在局部黏膜或淋巴組織中繁殖,引起局部症狀。繼而病毒侵入局部淋巴結,並由此進入血循環導致病毒血症。病毒隨血流播散至全身器官如中樞神經系統、皮膚黏膜、心臟、呼吸器官等處,在這些部位進一步繁殖並引起病變。

此類病毒主要侵犯肺部,主要病變為肺實質細胞退行性變和壞死,伴炎性細胞浸潤。

疫情

美國爆發腸道病毒EV-D68所致傳染病美國爆發腸道病毒EV-D68所致傳染病
2014年8月,一種罕見的腸道病毒EV-D68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在美國中西部地區至少10個州蔓延,引起恐慌。上千名受感染兒童需要住院、甚至進入重症監護室治療。

2014年9月8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證實,已經有包括科羅拉多、北卡羅萊納、喬治亞、俄亥俄、愛荷華、伊利諾伊、密蘇里、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和肯塔基等中西部地區的10個州,向疾控中心報告疫情,並請求幫助。

疾控中心對伊利諾州和密蘇里州堪薩斯城住院病童進行採樣測試,確認該病由一種罕見的腸道病毒EV-D68引起,意味著其存在區域爆發的可能。其他各州的樣本測試仍在進行中。堪薩斯市是這次傳染病的重災區,當地最大的兒童醫院已接收了475名兒童住院治療,最多時每天達30人,其中有60多個孩子在重症監護室搶救。

截至2014年9月,尚無疫苗和特效藥物,專家稱已報告病例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預防措施

衛生部門提醒公眾,經常洗手,不與他人擁抱接吻或共用餐具,注意隔離,使用消毒劑清潔家具和門把手是預防感染的有效辦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