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店村

腰店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小街鎮,地處小街鎮西北部。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基本信息

簡介

腰店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小街鎮,地處小街鎮西北部,距小街鎮政府所在地22公里,到小街鎮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65公里。東鄰老君山村,南鄰麻栗寨村,西與屏邊縣隔河相望,北靠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轄鐵廠草蒲塘、大腰店、團山、小腰店大秧田、大田、新房子、皮坡寨、半坡、官房、下廠新寨等2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76戶,有鄉村人口2707人,其中農業人口2707人,勞動力139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3人。
全村國土面積24.6平方公里,海拔1721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46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蔬菜、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100畝,人均耕地0.78畝,林地13228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00畝(其中:田722畝,地1378畝),人均耕地0.78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32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62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71畝,主要種植桔子、八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8畝;荒山荒地6213畝,其他面積15177畝。有鋅、鎢、鐵等豐富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85戶通自來水。有585戶通電,有542戶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4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65%和92.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461戶(分別占總數的78.8%和78.8%)。
該村到小街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拖拉機0輛,機車46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2畝,有效灌溉率為34.3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1萬元,占總收入的54.04%;畜牧業收入281萬元,占總收入的42.0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64頭,肉牛86頭,肉羊104頭);林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35%;第二、三產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工資性收入103.8萬元,占總收入的15.54%。農民人均純收入197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6人(占勞動力的8.95%),在省內務工92人,到省外務工3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2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八角、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八角、草果、桔子、柿子等經濟林果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967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距鎮中學2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8人,其中小學生212人,中學生13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85戶,共鄉村人口2721人,其中男性1414人,女性1307人。其中農業人口2721人,勞動力1401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235人,苗族327人,其他民族159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74人,參合率94.59%;享受低保7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0個,共有黨員76人,少數民族黨員11人,其中男黨員71人、女黨員5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1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7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資247000元,其中:人均籌資968元;“一事一議”酬勞5000個,其中:人均酬勞42個。有固定資產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人文地理

腰店村委會隸屬文山縣小街鎮,地處小街鎮西北部,地處文山縣與屏邊縣交界處。境內居住著漢、苗、彝等民族。腰店土肥水美,梯田層層,有較多的宜林荒山,非常適宜杉木、八角等經濟林木的生長,特別是八角,屬鎮上的萬畝八角基地。那么果河的濕熱峽谷地帶,由於氣候溫和,適宜種植雜交水稻、甘蔗、花生、芭蕉等糧食經濟作物。小和公路穿村而過,往來車輛較多。新建村級農貿市場每逢星期天趕集,兩州兩縣民商互貿。交易活躍。礦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經久不衰,屬著名的那拉底礦區之一。還在開採的有銅、鋅、鐵、砷等。
主要景點的那么果河大橋菖蒲塘溫泉腰店田園風光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交通不便,出行困難。2、技術落後,經營粗放。3、信息閉塞,對外面的情況難以了解。4、基礎設施差。5、民眾思想落後,民眾素質低,難以接受新技術,對公益事業冷淡。6、經濟發展滯後,沒有合適的發展項目。7、農業主品信息缺乏,農產品銷售困難。8、缺乏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9、農業生產成本過高。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希望上級政府多支持,修好道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2、對農民民眾進行技術教育和培訓。3、引進外資,發展本村經濟林果產業。4、加強技術宣傳、知識培訓。5、提高人民民眾思想素質覺悟。6、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和道路建設。6、搞好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7、加強教育投入,重點在九年義務教育,確保國小、國中入學率達100%。8、加大投入,建設好道路,引進資金髮展蔬菜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