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試驗

腎小球濾過功能檢查 腎“清除”率是1928年Van Slyke制定的,表示腎臟在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將多少亳升血漿中的某物質清除出去。清除率對於了解腎臟各部位的功能很有幫助。以公式表示如下: C=UV/P C-清除率(ml/min) V-每分鐘尿量(ml/min) U-尿中測定物質的濃度(mmol/L) P-血中測定物質的濃度(mmol/L) 由於此公式計算得到的清除值是被測者個體的結果,但個體大小、高矮、胖瘦、年齡等差異很大,必須標準化,以標準的體表面積1.78m2校正。A代表個體的體表面積。 校正後的清除值 C=UV/P×1.73/A 體表面積的計算: logA(m2)=0.425log【體重kg】+0.725log【身高cm】-2.144 利用清除率分別測定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腎小管對各物質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表11-1)。 血漿中所含某一物質小部分經腎小球濾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而且血中剩餘部分又可全部由腎小管分泌,使這一物質通過腎後幾乎全部排出,那么它的清除率既代表腎血漿流量(RPF),又可反映腎小管的分泌功能,如對氨基馬尿酸、碘銳特、酚紅>酚紅和青黴素等。 若另一物質能全部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對其不吸收、不排泄,則其清除率可反映腎小球的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如菊粉、肌酐等。 某物質經腎小球濾過後,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其清除值等於0,例如葡萄糖。在血漿濃度接近腎糖閾時,利用清除值公式,可計算出濾液中被重吸收的葡萄糖量即腎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用以反映近端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