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代水軍

能代水軍,在說能代水軍之前,先提一下和他們有密切關係的北奧羽大名安藤氏。安藤氏又稱為安東氏,為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奧州最大勢力安倍氏的後裔,是出自津輕藤崎城的豪族。安倍氏在前九年之役敗給了源賴義軍,本家的殘餘移居到了美作、伊予、肥前松浦、長門豐浦一帶,在肥前的松浦水軍就是由安部一族創設。

而安東氏這個分支鎌倉時代則擔任了蝦夷管領(北條氏)的代官,移居到十三湊地區,以這裡為本拠地擴大勢力。“十三湊”即是十三湖,是津輕的大河——岩木川在日本海的入海口處形成的濕地,這片湖區曾經在古代深入內陸地區。在北奧羽地方,各地都有安東氏族的分家,安藤氏成為了事實上的支配者。

鎌倉幕府統治時期,安東氏被授予了日本海交易的海運權,建立以十三湊為中心,連線若狹、越前的貿易線路,日本海交易被安東氏獨占。

安東氏和中國宋帝國也時有海上交易往來。這一族最早的海外貿易基礎由安倍廚川太夫貞任之子高星丸打下,他在平川的藤崎築館,於十三湊建造了港口,建築了福島城,和佐渡島往來密切。安東水軍的活動範圍甚至達到了鄂霍次克海。

在那個時代,日本的東北地方還是比較溫暖的。安東氏的貿易船和水軍用佐渡島的砂金、日本海的海產,如鮭魚,昆布還有奧羽地方的土產和蝦夷、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龍江沿岸的原住民進行交易。與大陸原住民的往來交易是安東一族興隆的重要原因。安東水軍每次航行的船隊,中央是貿易船,前後左右配備防人船,然後再加上三隻安東船作為護航。

安東水軍在蒙古襲來的弘安,文永之役時大為活躍。他們從北奧州奔赴九州、中國地方西部協同防衛。在九州和祖先同屬安倍氏的松浦水軍並肩作戰。當時安東水軍可以說是日本規模最大的水軍。在安東水軍到對馬海峽遠征作戰的同時,也把對馬的難民疏散移住津輕一帶,這也是後來東北地方出現了許多西國的姓氏的原因。

鎌倉幕府滅亡以後的南北朝時代,安東家屬於多賀城的北畠顯家(南朝側)一方。1338年,北畠顯家和足利側的高師直作戰戰死。而安東貞季也在這場戰役中隨顯家殉難。

1341年,日本海沿岸發生了大地震。伴隨著地震隨之而來的是大海嘯的襲擊。颱風帶來的海潮和洪水淹沒了港口,並且侵入內陸。水退之後,堆積的泥砂又讓港灣施設遭到了極大的損壞。安東氏在日本海的貿易活動受到了重創,從此一蹶不振。

並且隨著東北地方農業的發展,以貿易立家的安東氏輝煌不在,而一些新興勢力,比如南部氏,漸漸開始抬頭。 然而安東氏一族內部卻在這時期發生了對立。所以1432年,在和南部氏的交戰中失利。安東氏宗家安東盛季一族逃亡到了蝦夷——當時的北海道。失去了領地的安東氏,也失去了北奧羽的支配權。

好在南部氏的內部也發生了動亂。安東政季——宗家盛季的後繼者乘這個機會,離開了北海道,在檜山(能代)置立本據,稱為檜山安東氏,這就是近世大名安東氏的開端。安東氏因為勢力主要在秋田,就又稱作秋田氏。安東氏的勢力範圍又重新恢復,包括北海道南部,北奧州、羽州。為了保證勢力圈安全,和在日本海貿易的統治地位,安東家重建水軍,由於其本據在能代,又稱作能代水軍。這就是進入室町時代以後的能代水軍。但是,隨著其主家勢力的衰退,能代水軍在戰國時代再也沒能恢復他們先輩的榮光。
返回:日本水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