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癌

胰癌

胰癌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敘述。1888年Bard和Pis在文獻上做了臨床報告。1935年,美國著名外科學家Whipple首先報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成功,從而確立了手術治療胰、十二指腸和壺腹部惡性腫瘤的方式。

胰癌胰島抗體
胰癌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敘述。1888年Bard和Pis在文獻上做了臨床報告。1935年,美國著名外科學家Whipple首先報告十二指腸切除術成功,從而確立了手術治療胰、十二指腸和壺腹部惡性腫瘤的方式。1943年,Rockeg首先實行了全胰切除術。國內余文光於1954年首先報告胰頭十二指腸切除的病例。近年來,胰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國1988年發病率為9.0/10萬,男:女為1.3:1。多見於45歲以上者。瑞典發病率較高,為125/10萬,並且在過去20年裡保持不變。英國和挪威各增加了l倍。70年代與60年代相比,加拿大、丹麥和波蘭的標化發病率增加了50%以上。在我國,胰癌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北京協和醫院近年來收住院的胰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而且據北京地區7家醫院354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歲者占80%,近年來,年輕的胰癌病人也較10年前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後更差。就胰癌的發生部位而言,仍以胰頭部位最多見,約占70%左右,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頭體尾部均有,屬於瀰漫性病變或多中心性病變。

疾病病因

由於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造成人體的加速酸化,酸性體質引起人體代謝循環的變慢,正常細胞的活性變弱,細胞缺氧,引起器官的病變,造成內分泌的失衡,形成胰腺炎,或是胰管增生等慢性病。體液酸化造成細胞溶氧量的下降,當下降到正常值的65%時,就會導致細胞的死亡,而有不惜改變自己染色體生存的細胞,這就變成了癌細胞。與胰癌有關的職業是與化學物質和金屬接觸的工作,化療污染會造成細胞的突變,而突變的細胞在酸性體液中又會瘋長,這又是得胰癌的一大原因。

胰癌診斷

有研究者認為40歲或40歲以上的有下列任何臨床表現的病人應該懷疑有胰癌:①梗阻性黃疸;②近期出現的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超過10%;③近期出現的不能解釋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④近期出現的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釋的消化不良而鋇餐檢查消化道正常;⑤突發糖尿病而又沒有使之發病的因素,如家庭史,或者是肥胖;⑥突發無法解釋的脂肪瀉;⑦自發性的胰腺炎的發作。如果病人是嗜煙者應加倍懷疑。(1)最初應選擇的診斷性檢查是CT掃描。這種掃描器不依賴手術,不受病人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可確定肝臟轉移灶、淋巴病變和周圍血管侵犯,但對小於2cm的損害或腹膜小結節的診斷不可靠。CT可判斷病人所處的病期,並對不能進行手術的病例提供信息。如發現有遠處轉移、鄰近器官的侵犯,血管被包裹或侵犯,以及淋巴病變則不能手術切除腫瘤。然而,CT對可以切除的腫瘤的診斷卻不夠精確。可在CT引導下進行經皮細針穿刺活檢,因為需確定組織學診斷,尤其對不能手術的病人更為重要。(2)超聲檢查比CT費用低,易於得到,並可見到肝臟、肝內和肝外膽管腫瘤,其敏感性和特異性超過90%。超音波診斷的準確性受到操作者的技術、病人肥大的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通常,超聲檢查作為CT的補充檢查來運用。
(3)核磁共振(MRI)在確診胰癌方面並非比CT更有用,它不能表現出比CT更有優勢,但是做為這一領域的專門技術,從發展的觀點看,將來可能會起作用。
(4)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在確定膽管結石,對膽管損害進行診斷以及獲取十二指腸和壺腹部癌的組織活檢方面均特別有用。如發現有壓縮或堵塞的情況---稱為雙管症,可診斷小的胰頭損害。胰腺惡性腫瘤存在時,胰腺的圖象很少有正常的,不能切除的胰癌一般有膽管擴張,ERCP為十二指腸乳頭切除術的可能性提供依據,並為內修復術定位,這樣可避免手術減壓。在超聲的幫助下插入內窺鏡,為診斷胰腺腫瘤提供了新的方法,這一技術為早期診斷提供了可能性。
(5)在CT或超聲引導下的細針抽吸(FNA)細胞學檢查對胰癌診斷的準確性可達76%~90%,其特異性幾乎可達100%。當沒有手術指征或不願意接受手術時,無論對胰尾、胰體損害或轉移病灶,FNA都可能特別有用。

表現症狀

1、腹痛為胰癌的早期症狀,多見於胰體及胰尾癌,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性質為絞痛,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臥位及晚間加重,坐、立、前傾位或走動時疼痛可減輕。
2、黃疸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可有黃疸,一般胰頭癌黃疸較多見,且出現較早,癌腫局限於體、尾部時多無黃疸。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深,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
3、約90%患者有迅速而顯著發展的體重減輕,在胰癌晚期常伴有惡質。
4、乏力與食欲不振甚為常見,尚可伴有腹瀉便秘、腹脹、噁心等胃腸道症狀。部分病例可出現脂肪瀉和高血糖、糖尿。
5、由於癌腫潰爛或感染,亦可因繼發膽管感染而出現發熱。
6、部分胰腺體、尾部癌腫可見肢體靜脈的血栓性靜脈炎,而造成局部肢體浮腫。
7、體格檢查除發現黃疸外,可有上腹部壓痛。晚期可於上腹部觸及結節狀、質硬之腫塊。如黃疸伴有膽囊腫大,則為胰頭癌的重要依據。由於膽汁淤積,常可捫及肝臟腫大。如癌腫壓迫脾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時,可捫及脾腫大。
8、晚期胰癌病例可出現腹水,並可在左鎖骨上或直腸前陷凹捫及堅硬及腫大的轉移淋巴結。

預防胰癌

研究表明
①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②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④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⑤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⑥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⑦不管你的情況多么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你的癌症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⑧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
⑨癌症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如果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吸菸,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菸,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