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批紅集

胡適批紅集

《胡適批紅集》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的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本書是胡適紅學研究的一批新見文獻,收藏於台北胡適紀念館,由編者整理、分類、注釋,影印出版。包括胡適在各種《紅樓夢》書上的批註,以及與紅學相關的部分未刊文稿、通信。這些資料,為海內外研治胡適和"紅學"的學人從未使用過的第一手材料。

圖書簡介

在1950年代,胡適對海峽兩岸出版的各種重要《紅樓夢》書上,都做了不少批註。他雖然在海外和台灣,但對大陸的紅學研究動態極為關注。凡大陸上出版的各種重要的紅學書,胡適都多方搜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朋友從香港或海外輾轉購買後送給他的。這些有胡適批註的紅學書,可分為這樣幾類:1)庚辰本、程乙本等《紅樓夢》原書5本;2)《四松堂集》等有關曹雪芹傳記材料的書5種;3)周汝昌《紅樓夢新證》等紅樓夢研究著作5種;4)1954年大陸批判胡適的紅樓夢研究剪報、批判集等多種;5)從未發表過的胡適通信、文稿。

圖書目錄

序言 周汝昌

前言 宋廣波

一、有關曹雪芹生平的文獻

綠煙瑣窗集》(富察明義撰)

《四松堂集》(附《鷦鷯庵筆麈》,愛新覺羅·敦誠撰)

《懋齋詩鈔》(愛新覺羅·敦敏撰)

《春柳堂詩稿》(張宜泉撰)

二、不同版本的《紅樓夢》

“庚辰本”(1955年文學古籍本)

“庚辰本”(1959年台北文淵出版社翻印本)

“程乙本”(1959年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本)

“程乙本”(1961年台北啟明書局本)

三、《紅樓夢》研究著作

《紅樓夢研究》(俞平伯著)

《紅樓夢新證》(周汝昌著)

《脂硯齋紅樓夢輯評》(俞平伯輯)

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俞平伯校訂、王惜時參校)

《閱紅樓夢隨筆》(周春著)

《紅樓夢書錄》(一粟編著)

四、批判俞平伯、胡適有關剪報、論文集

“清算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剪報集

《紅樓夢問題討論集》一集

《紅樓夢問題討論集》二集

《紅樓夢問題討論集》三集

五、胡適論紅佚信、佚稿(附錄:他人致胡適論紅書信)

胡適復函蘇雪林(1961年2月6日

胡適復函江冬秀(1961年6月1日)

胡適致函江冬秀(1961年8月7日

胡適復函韓鏡塘(1962年1月26日

胡適讀《文獻叢編》札記

有關曹雪芹和《紅樓夢》材料的札記

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校勘小記

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影印本延期出書啟示

吳相湘致胡適(1954年8月17日

方豪致胡適(1960年6月27日

“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輸出審核組”致“台灣銀行國外部”(1961年5月31日

嚴明致胡適(1961年10月6日

翁慧娟復胡適(1961年10月24日

胡頌平復韓鏡塘(1961年10月27日

趙岡致胡適(2月7日)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宋廣波,1970年生,山東章丘人。現供職於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方向為胡適、紅學、思想史。對“胡適與紅學”研究有年。近年主要發表有關論著:《胡適紅學年譜》,(編校注釋)《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胡適與紅學》,《丁文江圖傳》,《丁文江年譜》。

圖書評介

作為“新紅學”的開山大師,胡適是20世紀紅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胡適所以對包括《紅樓夢》在內的中國古典小說情有獨鍾,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提倡白話文學,要為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所以,“新紅學”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

胡適在“新紅學”方面的成就與貢獻,是將杜威的實驗主義思想與方法引入《紅樓夢》研究之中,從而將“紅學”納入學術軌道,開創了《紅樓夢》研究的新紀元。從此,“紅學”才真正成為一門現代學術。這種研究具有“新典範”的意義,“為中國青年學者運用科學的態度與方法進行考證與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本”。 眾所公認的,“新紅學”的影響與貢獻,不限於《紅樓夢》研究領域,其對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亦具有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