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

胡斯

揚·胡斯(1369年 - 1415年),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布拉格大學教授和校長,布拉格伯利恆教堂神父。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胡斯(Hus,Jan,約1372~1415),捷克宗教改革家。曾任布拉格大學教授和校長,布拉格伯利恆教堂神父。他受到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響,對捷克當時的狀況極為不滿。反對天主教會及德意志帝國對捷克的控制,反對教會占有土地,反對教皇兜售贖罪券,抨擊教士的奢侈墮落;主張平信徒在聖餐中可與教士一樣領取聖體血;提倡用捷克語舉行宗教儀式,並親自將《聖經》譯為捷克文(見胡斯運動)。1415年因異端罪名被處死。由此激起捷克人民的極大義憤 ,引起了胡斯戰爭的爆發 。

人物經歷

1369年胡斯出生於波西米亞小城胡西內茨,童年時代移居於布拉格,在當地教堂唱詩班內唱詩,童年時的這段經歷極大地影響了胡斯的人生。
1396年,胡斯從布拉格大學畢業。1400年胡斯正式成為一名牧師。1402年到1403年期間,胡斯擔任布拉格大學校長。儘管當時教會嚴厲禁止以拉丁文以外的語言傳教,胡斯還是在1403年把宗教改革先驅約翰威克里夫的《三人談》翻譯成捷克語,在這段時間胡斯還猛烈的抨擊了教會的所作所為。
1405年忍無可忍的教皇英諾森七世下令禁止傳播學習威克里夫的著作,並禁止教職人員非議教會。但是此後胡斯和他的學生還是在公開傳播威克里夫的思想。1408年,在教皇嚴厲警告和波西米亞國王的武力威脅下,胡斯最終屈服,被迫承認威克里夫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
1408年,正值西方教會大分裂。格里高利十二世在羅馬及本尼迪克十三世在阿維尼翁分別自稱教皇。胡斯在布拉格宣布中立。1409年,比薩大公議會又選舉亞歷山大五世為教皇,但格里高利和本尼迪克都不承認。胡斯很快宣布承認亞歷山大五世為新教皇。但是雙方很快因為傳播威克里夫思想的問題產生矛盾。
1410年,亞歷山大五世去世,約翰二十三世繼任為新教皇。1411年約翰二十三世對胡斯採取激進對策,廢除胡斯的教籍,並宣布胡斯派為異端。1412年,教皇在波西米亞兜售贖罪券,遭到胡斯派的抵制,教會密謀誘捕胡斯。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召開,教皇邀請胡斯參加,並由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弟弟,匈牙利國王西吉斯孟德出面保證其安全。胡斯最終決定參加這次會議。
胡斯剛抵達康斯坦茨就被拘捕,並被判有罪。次年被處以火刑。終年46歲。

主要著作

著有《論教會》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