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之(1889~1949)

胡政之(1889~1949)

1911年回國。 1912年參加上海《大共和日報》工作,初為翻譯,繼任編輯、主筆。 1920年回國,任北京

胡政之(1889~1949)

正文

胡政之(1889~1949)中國新聞記者編輯、報刊出版家。原名胡霖,字政之,筆名冷觀。四川成都人。1889年7月3日生。安徽省立高等學堂畢業。1907年赴日留學,入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法律。1911年回國。1912年參加上海《大共和日報》工作,初為翻譯,繼任編輯、主筆。1915年任該報駐北京記者。以迅速及時採訪袁世凱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秘密條約幕後交涉情況,受到重視。1916年王郅隆接辦天津《大公報》後,被聘為經理兼總編輯。仍親自參加採訪工作。1919年代表《大公報》前往法國採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訊息,是採訪這次會議唯一的中國記者。1920年回國,任北京《新社會報》總編輯。1921年在上海創辦國聞通訊社,任社長。1926年與吳鼎昌、 張季鸞合作, 組成新記公司,接辦天津《大公報》,任總經理兼副總編輯,負責報社經營管理工作,同時撰寫社論。1949年 4月14日病逝於上海。胡政之早年與共和黨、進步黨及皖系軍閥關係密切。晚年以“社會賢達”名義參加政治活動,一度被國民黨政府羅致為“國民大會”代表。
胡政之畢生從事新聞工作,能寫社論,能採訪新聞,能攝影,能自譯電碼,在報業的經營管理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