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十八·刈麥有感

《玉江引·農家苦》 是由明代時期的詩人馮惟敏寫的是一首散曲。

基本信息 

 【名稱】《玉江引·農家苦》【年代】明代【作者】馮惟敏【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

玉江引⑴農家苦倒了房宅,堪憐生計蹙⑵。沖了田園,難將雙手扤⑶。陸地水平鋪,秋禾風亂舞⑷。水旱相仍⑸,農家何日足⑹?牆壁通連,窮年何處補⑺?往常時不似今番苦,萬事由天做。又無餬口糧,那有遮身布⑻,幾樁兒不由人不叫苦![1]

作品注釋

⑴玉江引:曲牌名。原註:“次洞厓韻。”次韻:亦稱步韻。詩歌和(hè)韻的一種方式,即依照所和詩歌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作和章。洞厓:未詳,當是作者詩友。⑵堪:足以。蹙(cù):窘迫。⑶“難將”句:意即毫無辦法。扤(wù):動。⑷“陸地”二句:陸地淹沒在水中,秋禾在風中亂舞。寫秋收時節遭遇水災、風災。⑸相仍:相連,一個接著一個。⑹足:充足,富足。⑺“牆壁”二句:隔壁鄰居都一樣窮苦,災年又能從哪裡得到財物上的幫補呢?⑻那:通“哪”。[1]

作品簡析 

 這支曲子寫農家連遭水旱災害、流離失所、無衣無食的痛苦。此曲首先描繪了一幅洪水災害圖:房屋倒塌,田園沖毀,陸地一片汪洋,秋禾在風中亂舞,在自然災害前,人們束手無策。兩個問句,流露出作者對農民遭遇的關心和同情,農家無衣無食,怎不令人同情,怎不令人叫苦。全曲語言通俗,明白如話,農家災年的悲慘生活歷歷在目。[1]

作者簡介

馮惟敏(1511—1580),明代散曲家。字汝行,號海浮山人,青州臨朐(今山東臨朐)人。受其父馮裕影響,他與兄馮惟健、弟馮惟訥俱以詩文名。中舉後屢試不第,後謁選為淶水知縣,為官清廉介直,抑豪扶貧,豪族嫉恨之,謗詬四起,謫遷鎮江府學教授,五年後調保定通判,六十二歲時辭官歸鄉。聰穎博學,詩文雅麗。著有《海浮山堂輯稿》《海浮山堂詞稿》《擊節餘音》《石門集》等,還有雜劇《梁狀元不伏老》《僧尼共犯》兩種行世。現存散曲四百餘首,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貫注著耿介之懷抱及對自由真情的追戀,才氣橫溢,筆鋒爽利。[2]

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
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