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持

胡仲持(1900年-1968年),中國著名編輯、翻譯家。胡愈之之弟。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胡仲持(1900-1968)浙江上虞人。字學志,筆名仲持、宜閒等。“五四”時代就和中學同學合編學運刊物《自助周刊》。二十年代初,考入《新聞報》,任記者,一年後入《商報》,任電訊編輯。兼菲律賓《華僑商報》、新加坡《新國民報》等報特約通訊員。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五卅”慘案後負責宣傳組織民眾工作。大革命時期在其兄倡導下,曾編《上虞聲》周報。1928年進《申報》,任電訊編輯、國際版主筆。抗戰後,與梅益王任叔等合辦《譯報》、《譯報周刊》、《集納》等。翻印出版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論新階段》等。又與其兄翻譯出版《西行漫記》、《續西行漫記》,並同鄭振鐸等編輯出版《魯迅全集》。又和馮賓符等組織珠林書店,出版自譯的《憶列寧》等。1940年被迫轉香港,先在國際新聞社任職,後到《華商報》,與廖沫沙分任正副總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輾轉到昭平編《廣西日報》。日本投降後,去廣州主編《現代》半月刊,僅出三期即被查封,遂再度流亡香港,任新加坡《南僑日報》駐港特派員。1949年1月到北平,後隨軍南下參加接管上海新聞單位。解放後參加共產黨。

職業生涯

歷任《解放日報》編委,《人民日報》國際資料部主任,中聯部亞非研究所研究員,外文出版社圖書編輯部副主任等職。譯有《世界文學史話》、《憤怒的葡萄》、《森林裡的悲喜劇》、《月亮下去了》、《白痴》、《俄羅斯母親》(合譯)。解放後有《抗美援朝運動史話》、《世界大都市》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