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酶

胍酶

胍酶(Guanase),其系統名為鳥嘌呤氨基水解酶(Guanine aminohydrola-se),屬水解酶類,催化鳥嘌呤水解脫氨並生成黃嘌呤,在嘌呤類分解代謝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內GD主要位於肝、腎、腦和小腸,心、肺、脾、胰、骨骼肌、紅細胞和白細胞含此酶活性極低甚或缺如。GD的細胞內定位:細胞核含酶量約占細胞內GD總活性的3%,線粒體約6%,微粒體約11%。

鳥嘌呤脫氨酶(胍酶)及其臨床意義--《寧夏醫學雜誌》1988年04期

--------------------------------------------------------------------------------
中國知網提供 http://www.cnki.net

一、概述鳥瞟呤脫氨酶(EC3、5、4、3,Guanine Deaminase,CD),又稱鳥嘌呤酶或胍酶(Guanase),其系統名為鳥嘌呤氨基水解酶(Guanine aminohydrola-se),屬水解酶類,催化鳥嘌呤水解脫氨並生成黃嘌呤,在嘌呤類分解代謝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內GD主要位於肝、腎、腦和小腸,心、肺、脾、胰、骨骼肌、紅細胞和白細胞含此酶活性極低甚或缺如。GD的細胞內定位:細胞核含酶量約占細胞內GD總活性的3%,線粒體約6%,微粒體約11%,

相關內容

胍酶胍酶

1. 不同年齡組人紅細胞內ATP含量 被引次數:11
徐鏡 楊偉宗 李立群《安徽醫科大學學報》,1995,30(4):266-267
本文用螢光素螢光素酶生物發光法測定了不同年齡組人紅細胞內ATP含量,發現老年組和臍血組紅細胞內ATP含量分別為1.55±0.28mmol·L~(-1)RBC和1.56±0.25mmol·L~(-1)RBC,中年組和青年組紅細胞內ATP含量分別為1.45±0.12mmol·L~(-1)RBC和1.42±0.12mmol·L~(-1)RBC,老年組和臍血組紅細胞內ATP含量明顯高於中青年組。 相似文獻

2. 病毒性肝炎紅細胞內谷胱甘肽的檢測及意義 被引次數:10
周霞秋 李立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1996,16(5):375-376
病毒性肝炎紅細胞內谷胱甘肽的檢測及意義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傳染病科(200025)周霞秋,郭清,嚴振宜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檢驗系(200025)李立群谷胱甘肽(glutathione 相似文獻

3. 上海地區正常成年男女血清游離胺基酸的測定 被引次數:2
李立群 王志勤 莊慧娣《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1986,(1)
我國正常人血清(或血漿)中游離胺基酸濃度分析的報告甚少。本文首次報告用LKB-4400型胺基酸分析儀鋰鹽系統測定了上海地區52名正常成人(男19名,女33名)血清游離胺基酸濃度,結果17種胺基酸濃度與Armstrong和Stave報導的美國正常人血漿游離胺基酸濃度相近,但天門冬醯胺濃度高於美國人;發現16種胺基酸濃度有男女差別,即男性高於女性,而甘氨酸的男女差別與美國報告相反。差異的原因可能與血清、血漿樣品不同或技術上的因索有關。 相似文獻

4. 紫癜性腎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被引次數:1
李立群《實用醫技雜誌》,1998,5(3):147-147
套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紫癜性腎炎26例,在中醫辨證治療基礎上加用西藥綜合治療,對血熱妄行型給犀角地黃湯加減,氣不攝血型給歸脾湯加減治療。結果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優於西藥治療組。作者認為:中藥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瘀、補氣健脾強腎使氣能攝血,故具較好療效。 相似文獻

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過氧化脂質測定的臨床意義 被引次數:1
沈耕榮 李立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1989,9(2):114-116
正常成人及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過氧化脂質測定結果表明,血清過氧化脂質含量隨肝炎的嚴重程度而升高,從而有助於鑑別肝炎的臨床類型。動態觀察血清過氧化脂質的水平則有助於判斷預後。文章還對肝炎時血清過氧化脂質升高的機理作了初步探討。 相似文獻

6. 血細胞中腺苷脫氨酶活性的測定
章有章 封楚芬 李立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1981,(2)
1972年Giblet首先報導了二例免疫缺陷病孩的紅細胞中腺苷脫氨酶活性降低,隨之腺苷脫氨酶和免疫缺陷的關係即引起人們極大的注意,對其中的生化機制也正在不斷探討中。腺苷脫氨酶ADA(Adenosine DeaminaseE.C.3.5.4.4.)廣泛分布在機體各組織中,尤其在紅細胞和淋巴細胞中活性最高。在核苷 相似文獻

7. 鳥嘌呤脫氨酶(胍酶)及其臨床意義
王坤 李立群《寧夏醫學雜誌》,1988,(4)
一、概述鳥瞟呤脫氨酶(EC3、5、4、3,Guanine Deaminase,CD),又稱鳥嘌呤酶或胍酶(Guanase),其系統名為鳥嘌呤氨基水解酶(Guanine aminohydrola-se),屬水解酶類,催化鳥嘌呤水解脫氨並生成黃嘌呤,在嘌呤類分解代謝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內GD主要位於肝、腎、腦和小腸,心、肺、脾、胰、骨骼肌、紅細胞和白細胞含此酶活性極低甚或缺如。GD的細胞內定位:細胞核含酶量約占細胞內GD總活性的3%,線粒體約6%,微粒體約11%, 相似文獻

8. 快速靈敏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測定法

胍酶胍酶

陳紅 王德芬 曾畿生 李立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1988,(4)
芳基硫酸酯酶(arylsulfatasc,As)具有A、B兩種溶酶體同功酶,缺乏該酶活性可導致多種溶酶體貯積症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metachromatic leukdystrophy,MLD)和Marotcaux-Lamy Syndromc(MLS)分別因 相似文獻

9. 胃液中β-G、LAP及LDH活力與輕、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關係的研究
孫月霞 李立群 吳雲林 江石湖 王瑞年 蕭樹東 江紹基《上海醫學》,1988,(4)
對正常人41名,輕度和重度萎縮性胃炎各36例和20例,胃癌33例的胃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及乳酸脫氫酶(LDH)的活力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三組β-G、LAP和LDH的活力都比對照組高,有非常顯著差異(P<0.001)。其中以胃癌組增高最為顯著。按Rogers等的方法處理,以對照組三項酶活力最高數值立方根之和“23”作為判定指數(discriminatingindex),凡超過此指數者判為惡變陽性。胃癌組陽性率為94%。在胃癌診斷上套用三項酶活力的判定值比使用單項酶更有價值。 相似文獻

10. 胎兒游離胺基酸代謝庫
盧健 李立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1990,10(4):321-323
作者利用胺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了10具胎兒屍體的心、腦、肺、胃、腸、肝、脾、腎和肌肉組織中二十餘種游離胺基酸的濃度。結果表明,胎兒體內游離胺基酸的總量占其體重的0.09%,各組織中總游離胺基酸濃度為4.67~10.68μmol/g濕組織,組織游離胺基酸代謝庫中,骨骼內含量占51%,肌肉占15%,其它組織占0.5~7%。在上述各組織中以谷氨醯胺。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的濃度最高,其平均濃度分別為0.65,0.73,0.84和1.73μmol/g濕組織。它們的總量占組織中總游離胺基酸濃度的40~70%,而必需胺基酸的平均濃度則分別為0.06~0.32μmol/g濕組織,占總游離胺基酸濃度的15~25%。 相似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