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斯·羅格夫

肯尼斯·羅格夫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 。在柯林頓政府期間,曾任總統經濟顧問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早年

父母分別是放射線研究院和圖書管理員,是“真正的自由派父母”,他在那裡上了一所“艱苦的平民學校”,父母之所以將他送到這裡,是因為可以接觸到各種社會經濟層次的學生。

成長

13歲生日時,肯尼斯·羅格夫收到一副西洋棋,他很快發現,自己是象棋天才。他決定將這一發現隱藏起來,以免在食堂被湊。很快,肯尼斯·羅格夫開始獨自在全美到處參加比賽,利用獎金支付旅費。14歲時,獲得美國西洋棋“大師”稱號,在紐約州公開賽上獲得冠軍後,很快成為“高級大師”。這是象棋界最高國家稱號

西洋棋“大師”

16歲時,肯尼斯·羅格夫違背父母意願,離家到歐洲成為職業西洋棋選手。他曾短暫的在倫敦及南斯拉夫塞拉耶佛入高中上學,但很少上課。之後的16個月內,肯尼斯·羅格夫在歐洲漂浮,到處參賽,利用獎金或參加展示會支持自己的開支,在展示會上,有時他要同幾十個對手同時對弈,有時還要用眼罩遮住雙眼。

偶爾,他會入住五星級飯店,但另一個晚上,如果獎金減少時,就住在骯髒的火車旅館。他很少有朋友,大多數時間,獨自一人學習象棋、分析棋局。

大學深造

返回耶魯上大學

後來,經過一番痛苦的煎熬,肯尼斯·羅格夫決定返回美國去耶魯大學,而耶魯也忽視了他一塌糊塗的高中成績單。一開始他決定修俄語,直到他的同學傑里米·布洛(Jeremy Bulow)給他傳授經濟學之後。傑里米·布洛現是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

肯尼斯·羅格夫開始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縱情於計量經濟學的精密世界之中,並開始關注比較經濟學體系。他曾一段短暫中斷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研究生課程來準備每隔三年一屆的世界西洋棋錦標賽。

重返麻省理工學院

肯尼斯·羅格夫 肯尼斯·羅格夫

25歲時,他成為西洋棋國際最高段棋手“國際特級大師”。他決定撤離退出棋壇,重返麻省理工學院。他這樣做是因為他之前落入了特級大師頭銜的陷進以及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永遠無法被稱為世界第一。

返回麻省理工,快速完成博士學位論文,他承認這篇論文並不出彩,畢業後成為聯邦儲備的一名研究員,在這裡他有許多好的學習榜樣,他們能教會他如何專業,如何嚴謹。最終,他學會了這些。

2001年,他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命為其首席經濟學家,正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開始同一名相對不熟悉的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合作,因欽佩她的工作,羅格夫任命萊因哈特為其助手。

羅格夫曾經在2008年時成功預言美國大銀行的破產。

經濟觀點

“主流總量經濟學研究將理論連貫性放在首位,調查和數據放在次位。”

出版書籍

2003年 《這次與眾不同》(與卡門·萊因哈特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