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評黑嘴

股評黑嘴是指以地方電台、電視台股評節目為載體,以招收會員、推銷天價炒股軟體等為實質內容的現象。2010年8月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禁止各類電台、電視台與證券諮詢機構的商業化合作,尤其要求不得對具體證券產品的價格漲跌和走勢做出確定性判斷。

簡介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股評黑嘴是指以地方電台、電視台股評節目為載體,以招收會員、推銷天價炒股軟體等為實質內容的現象,是一種危害甚廣、影響惡劣的證券犯罪行為。媒體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具有公信力的,而“黑嘴”們就利用了普通民眾對於媒體的這種信任。近兩年,各個地方衛星電視台、廣播電台都開設了證券類節目。這些節目一般都在開市前、午間休市時及收市後等幾個時間段播出,由一批所謂的專家股評人士對股市進行預測。對“股評家”以及“內幕訊息”的輕信已經成為中國股民的特色,很多股民在“股評家”的“提點”下“大戶炒成散戶,散戶炒成破產戶”。

欺騙手段

股評黑嘴操縱股價的手法是,每周二或周三選好目標股建倉,周四向公司高級會員推薦買入,周五向初級會員推薦買入,同時發表薦股文章。一般情況下,股民都是到周末才看到薦股文章,下周一股票漲停,周二或周三經常有跟風投資者介入,他們便藉此拉高出貨。

而“黑嘴”節目的一般表現形式是:電視台或電台主持人主持,所謂資深證券分析師主講,點評盤後個股。這些專家在節目中滔滔不絕,似乎無所不知,並反覆提及某隻被自己推薦過的個股連續上漲的“事實”。節目最後,他們往往會說,“今天我依然要告訴你們兩隻同樣看漲的熱股,最先打進來的100個電話就可以獲知具體股票名稱。”聽眾果如其言進行諮詢時,就會被要求交費成為會員。

一些出名的“黑嘴”,在市場上買入某隻股票,然後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各種傳播手段,強力推薦該股,等其上漲後賣出,自己贏得巨額利潤,而跟隨的散戶則被“曬在沙灘上”。這種典型的薦股利益鏈條中有兩個要害點:其一是股評人的影響力;其二是言論傳播渠道。
中國廣大散戶的投機心理給了很多“股評專家”生存空間。一些證券從業人士也紛紛表示,這些黑嘴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善良的面具,表面上是“服務”於廣大股民,實際上是為了達到商業目的混淆視聽,已經嚴重損害了證券諮詢職業的聲譽。

群體構成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在2010年8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協同做好廣播電視證券節目規範工作的通知》中,把這些股評黑嘴歸納為:無證券投資諮詢相關資格的機構和人員以“資深人士”、“薦股高手”、“投資專家”、“操盤手”、“薦股大賽”等名義或形式被嚴格禁止參與證券節目,對具體證券的價格走勢、分析預測作出評論或者作出投資建議,變相招攬客戶,非法從事證券業務,操縱證券價格。

經過2010年上半年A股暴跌大潮的洗禮,暴露在人們面前的不僅僅是損失慘重的投資者,更有下跌過程中一路唱多的各路"神仙"。股市"黑嘴"的稱號已經不只屬於職業股評家,基金經理、券商研究員乃至羅傑斯等等被冠以新一代的"黑嘴"稱號。

1.明星基金經理。如果你翻翻半年前的報紙,的確會發現見報的基金經理絕大多數都對股市出奇的樂觀,"看好後市"、"戰略性建倉"之類的詞語不絕於耳。但事實證明,基金經理的"樂觀"一次次被市場捉弄,基金業過去兩年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行業信譽也在一次次的言不符實中被慢慢侵蝕。難道,被稱為職業投資人的基金經理真的就這么不堪?

或許,的確有一些基金經理看走了眼,畢竟準確預測市場走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奇怪的是,很多基金經理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的觀點經常截然相反。絕大多數人並不看好今年的市場。但在不久之後,其中的一位卻在報紙上發表了看多股市的言論。

如果對基金經理在報紙上的公開言論做一統計,你會發現看多的觀點遠多於看空的觀點。而且即使是看空,也不會出現太過負面的詞語。通常情況下,當你看到"謹慎樂觀"的表態時,就幾乎可以斷定這位基金經理不看好股市了。

2.券商研究員。基金如此,券商研究員又何其相似。單邊市裡的買方大多"喜漲厭跌",券商的研究員自然也得"投其所好"。更何況有些研究員還肩負著配合買方投資操作的"重任",想讓他們真正"憑良心說話",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利益鏈條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所謂的基金黑嘴背後實際緣自利益的牽引。一方面,在目前我國股市單邊市的環境裡,基金賺錢只能靠做多股市。因此,出於"呵護"市場的考慮,基金經理也不會以過度悲觀的言論"刺激"市場。
另外,基金經理絕大多數是不喜歡在媒體面前拋頭露面的,當他們發表公開言論時必然有其用意,通常是為了配合發行新基金或者持續行銷。基金經理這時候說的話與其稱作市場觀點,還不如看作是一種"吆喝"。既然是"吆喝",自然要說基金能賺錢,而賺錢的邏輯來自股市上漲,因此只好看多市場嘍。

實際上,在對這些新一代股市"黑嘴"口誅筆伐的同時,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其背後的行為邏輯。改變“單邊市”的呼聲由來已久,但監管層遲遲沒有做出實際動作。缺乏必要做空手段的"單邊市"必然是畸形的,也助長了市場的"暴漲暴跌",無法使其發揮合理的資源配置功能。而從基金業的角度講,一味追求管理規模的擴大,沒有抱著對投資者負責、對市場負責的態度,才是"教唆"基金經理成為股市"黑嘴"的罪魁禍首。

據知情人士稱,多年來地方廣播和電視台,證券類節目在其廣告經營收入中都占很大比重,有些地方台甚至把這當作“生存支柱”,如果這塊大蛋糕沒了,對某些地方台的經營影響會很大。

識別方法

黑嘴欺騙和誤導公眾投資者的伎倆並不難識破和約束。比如,前些年一位黑嘴惡意誤導公眾投資者去瘋炒一支市盈率已達數百倍的垃圾股,叫囂“咬定青山不放鬆”,結果上當受騙者個個損失慘重。可見,很有必要以類似“市盈率”的高低等因素來給股票推介者和不負責任的相關傳播媒介確定一個起碼的推介標準和底線。類似這種起碼的推介標準都沒有,談何規範黑嘴的薦股言論?再如,最典型的黑嘴一般都利用周五休市後,向國內各種傳播媒介發稿重點吹噓一支垃圾股,以便自己的“老鼠倉”和“會員倉”於下周一藉助於跟風盤來投機獲利。這中間隔著雙休日,於是黑嘴便有了足夠的時間利用傳媒“引君入瓮”。

股市漲跌是一種群體博弈行為,而技術分析永遠都有疏漏。民族證券一位資深證券分析師表示,股票分析有錯誤是正常的,只有那些“所有預測都百分之百準確的宣傳”才是不正常的。而相比於市場上捕風捉影、各種來路不明的傳言,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和廣播這兩種傳播工具更有放大效應。因為,這些公共媒體更容易讓普通人相信,“股評家”們在螢屏上往往口稱中立、客觀,把個人言論偽裝成“公共的聲音”,進而放大其影響力,影響投資者的心態,進而左右其投資行為。
“必須承認,這種個股漲跌的投機騙局,往往是黑嘴和投機者共同製造的”,上述證券分析人士稱,許多有經驗的“散戶”其實也明白這些人的話並不完全屬實,而他們的心理是——我比別人先一步進入,那么後來者只要大批跟進,我就能掙錢。“這是典型的搏傻心理,我傻,有比我更傻的,我就能掙錢。” 這種廣泛存在的“搏傻”心理顯然給監管部門帶來難題。

黑嘴案例

趙笑雲與青山紙業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青山紙業(600103)自1997年上市後無甚表現,徘徊於八九元附近。而2000年6月,借職工股上市,該股卻一改疲態,走出了翻番的行情。2000年7月22日,趙笑雲開始在各大媒體上對其大肆推薦,隨後該股連續上漲。7月29日,他再次推薦該股,並明確給出目標價位———第一目標位28元、第二目標位40元,而此時的股價在15元左右。
此後,他又多次發表文章,推薦該股的成長性,並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9月11日,他又在“南北奪擂”模擬比賽中買入青山紙業,並在多家媒體上力薦該股。而當天,該股小幅高開後就一路下跌,換手率達到25%,最終跌5%,資金大手筆出逃跡象十分明顯。此後,該股更是一路陰跌至3塊錢。
2002年5月24日,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布了截至2002年4月30日的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及其執業人員名單,趙笑雲以及所在的東方趨勢被排除在外。對此,證監會並沒有明確的說法,只是還表示其“涉嫌操縱股價,現在還在調查中”。此後趙被媒體稱為“中國第一莊托”。
孫成鋼與安源股份
孫成鋼1992年5月涉足股市,1994年創立山東神光。神光諮詢目前仍是證券諮詢業十分有名的企業,而孫成鋼本人更曾在一次“十大最受歡迎股評家”的評選中名列榜首。
2004年4月6日,孫成鋼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上市公司安源股份的前十大股東中。訊息甫出,市場譁然。根據證監會的相關法規,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及其投資諮詢人員,不得為自己買賣股票及具有股票性質、功能的證券。
4月27日,山東證監局開始介入,並對此事進行調查。山東神光就此事曾對山東證監局做出書面解釋,解釋稱“孫成鋼的岳母在從事新股認購的時候,使用了孫成鋼的賬戶號碼”,孫成鋼表示該賬戶持股是其岳母所為,與他個人無關。目前仍無結果。

打擊治理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股市黑嘴就像球場黑哨一樣,成為眾矢之的,其中就包括這些活躍在廣播電視媒體的股評黑嘴。2010年8月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禁止各類電台、電視台與證券諮詢機構的商業化合作,尤其要求不得對具體證券產品的價格漲跌和走勢做出確定性判斷。有市場人士稱,對股評、薦股類電視廣播節目的治理整頓雖然從未放鬆,而這次出台的政策則是“相對更嚴厲的一次”。
早在2006年9月,證監會和國家廣電總局就曾聯合發文,表示不得在證券類節目中傳播虛假、片面和誤導性信息,不得在證券類節目中播出客戶招攬內容。但有關部門調查發現,2007年以來個別地方衛視的股評欄目與企業實行商業化合作,收費播出這些企業提供的股評內容,而這些企業中有很多無證券諮詢業務資格,甚至是空殼公司。
2009年3月,中國證監會曾專門下發通知,證券公司被明確告知在信息發布上不得發布“黑馬推薦”、免費贈送等明示或暗示,不得以保證投資收益方式進行宣傳或招攬客戶。同時,證券公司員工不得以個人名義參與廣播電視證券節目,這明顯是給各類“股評專家”上了一道緊箍咒。
有市場監管人士認為,一方面證監會懲治黑嘴,嚴管證券業內的“股評家”,這是從“治人”角度發力;另一方面廣電部門這次發文,清理電台、電視台同證券機構的利益捆綁,則是從傳播渠道上入手,期待多管齊下,將股市黑嘴清理出市場。

退身網路

股評黑嘴股評黑嘴

如果經過治理,未來電視上、廣播中的黑嘴能夠閉嘴,那么在網路就很容易成為各類“股評家”現身的地方。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號稱為全國散戶服務的著名網路股評人“帶頭大哥”被抓獲。這個自稱“絕不是黑嘴”的網路股評家稱,“黑嘴是套散戶的錢,而我教給散戶掙錢”,他要帶領散戶與機構、莊家作戰,有人甚至把他譽為散戶的“保護神”。事實上,據當地警方調查,這個叫做王秀傑的吉林年輕人利用QQ群部落格個人網站,通過加盟會員的形式收取會員費,涉案金額可能超過1000萬元。
分析人士認為,不論是電視上的股評黑嘴,還是網路上的“帶頭大哥”,只要市場活躍行情看漲,這種股市操縱行為就可能捲土重來。
相對於電台、電視台這種公眾媒體而言,通過部落格、微博、QQ等網路手段進行的投資建議往往是私人行為,通常只以個人名義,甚至有的只是個“網名”。這種用虛擬身份發表的言論,只要不違法,就很難找到理由去干涉。在這方面,監管機構的查處是一方面,而投資者的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評論

黑嘴、“帶頭大哥”的興起,多少反映了中國股市中散戶的弱勢心態。在股市的叢林中,散戶通常孤立無援,其表現出的追漲殺跌就是恐慌心理的表現,而股評家們的諄諄教導一呼百應,恰恰迎合了散戶的心理需求,他們似乎為散戶指出了一條擺脫恐懼、走向勝利的股市制勝捷徑。因而,欺騙也被罩上了神奇的光環。
市場人士認為,面對莫測的股市,缺乏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的“三無”散戶,習慣把希望寄托在專家、股神身上,希望通過他們的“指引”,實現自己的股市“財富夢”。這是電視台、電台、網路上各種股評類欄目大受追捧、黑嘴泛濫的深厚土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