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蘭

肖承蘭

肖承蘭,女,漢族,出生於中國,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生前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音樂教育系鋼琴教研室主任,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委員會鋼琴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鋼琴基礎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希望杯藝術節”鋼琴比賽評審主任。著有《鋼琴函授教材》1-4冊及《鋼琴函授教材示範錄音帶》2盤,並在《中國音樂》、《中國音樂教育》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專業音樂學院鋼琴教學初探》、《傅聰鋼琴演奏上的美學追求》等論文20餘篇。

基本信息

學習和工作簡歷

1970年9月參加工作。1959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1965年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1970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先後從事鋼琴學習、演奏、教學、研究凡四十八年。曾任山東省歌舞劇院(1973--1979)、中央歌劇院(1979-1990)鋼琴伴奏及藝術指導。

教學情況

1990年正式調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工作,參與該系籌建工作(1989年就開始兼課),同時擔任該系鋼琴教研室主任,1998年9月,原院鋼琴共同課教研室與音教系鋼琴教研室合併,主持全院鋼琴的教學及管理工作。1994年被評為副教授,2000年晉升為正教授。 在音樂教育系鋼琴教師最缺乏的情況下,曾擔任過不同層面、不同程度學生的大量鋼琴教學工作,開設過鋼琴教學法及論文寫作等課程。同時擔任了十幾屆主修鋼琴專業學生的教學工作,他們的畢業考試曲目大都為協奏曲、奏鳴曲等大型體裁的作品。這些學生均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有的留校擔任專業教師,有的升入研究生,有的出國留學深造,有的進入大專院校從事專業鋼琴教學,成為本單位的教學骨幹,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專業鋼琴演奏及教學人才。
作為中國音樂學院第一位鋼琴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十六年來共培養十四屆、三十餘名音教系鋼琴專業畢業生及五屆碩士研究生。同時負責全院各系鋼琴副科的教學考核工作。成功的指導了四位研究生的畢業鋼琴獨奏音樂會(其中有位上碩士學位班學生),及兩篇碩士學位論文。
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逐漸積累和形成了獨到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肖承蘭的教學特點是:勤于思考、懇於鑽研,善於發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力。同時又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程有巨觀和微觀的把握。為保證教學質量,每一學期都制定詳盡而富有針對性的“教學計畫”。

培養學生情況

研究生 張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
張又丹:深圳大學;
鄭圓夢: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
聶芳:江西科技大學;
戴明月:上海同濟大學;
本科生 鄭培菱:文化部幹部管理學院;
羅世民:青島大學;
張雪燕:海南大學;
張潔敏:廊坊大學;
肖覓理:中央歌劇院;
程超:泉州師範學院;
王晨:中央民族樂團、
金孜:加拿大沃太華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岳鵬:德國魏瑪李斯特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十六年來共培養本科生、碩士生數十名。

學術兼職

2003-2005年任北京市“希望杯藝術節”評審主任
2004-2005年受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文工團擔任職稱評審委員
2006年擔任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全國交流選拔活動評審
2006年主持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委員會鋼琴學術委員會鋼琴論文評選工作
2006年任北京鋼琴基礎教育學會學術論文集主編

個人獲獎及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1990年以來,先後五次獲得學院兩年一度“三育人”先進工作者獎(1990--2004)。
2、工作十幾年來年終考核多次被評為“先進”,2003年被評為“先進”。
3、1997年,榮獲中國音樂家協會頒發的“業餘鋼琴教學突出貢獻獎”。
4、2002年,經全系選舉被評為“先進”而提前晉升工資。
5、2004年被評為學院“先進工作者”,榮獲學院“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6、2005年獲TYOYAMA亞洲杯青少年鋼琴比賽“培育英才獎”;2005年獲首屆中國音樂學院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大賽北京賽區優秀園丁獎;
7、200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
8、2006年獲學院團委舉辦的由全院學生評選“我心中的優秀教師”活動中,以95票獲專業課老師第一名的榮譽;
9、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2006)等。

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學生鄭圓夢獲得由國家教委主辦的“‘1999珠江杯’ 全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全能第二名;同時獲鋼琴演奏、鋼琴伴奏、合唱指揮三個單項獎。她的比賽成績受到評審們的一致讚揚。
2、學生金孜於2003年本科畢業時獲“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全額獎學金,現已出國深造。
3、學生陳超獲得2004年“北京市希望杯鋼琴比賽”青年組第三名。
4、學生馬克獲得2004年“北京市希望杯鋼琴比賽”青年組第三名,同時獲得“中國作品演奏獎”。
5、學生王晨獲得2004年“北京市希望杯鋼琴比賽”青年組優秀獎。
6、學生黃寧寧獲得2004年“北京市希望杯鋼琴比賽”青年組優秀獎。
7、學生栗曼(國小生)獲得1998年“北京市希望杯少年鋼琴比賽”兒童組二等獎。
8、學生金孜獲得1998年河南省鋼琴比賽第一名。
9、2004年學生馬克獲第二屆蕭邦國際(東京)青少年鋼琴比賽北京賽區協奏曲第二名
2005年學生馬克獲TOYAMA亞洲杯青少年鋼琴比賽北京賽區青年組第一名
2005年學生梁燕獲TOYAMA亞洲杯青少年鋼琴比賽北京賽區兩個專題祖(“莫扎特奏鳴曲”、“孟德爾頌無詞歌”)第一名
2005年學生哈箏獲TOYAMA亞洲杯青少年鋼琴比賽北京賽區兩個專題祖(“莫扎特奏鳴曲”、“孟德爾頌無詞歌”)第二名
2006年學生哈箏獲北京市第八屆“希望杯”青少年鋼琴比賽青年組第二名

學術成果及著述

著有《鋼琴函授教材》1-4冊及《鋼琴函授教材示範錄音帶》2盤,並在《人民音樂》、《鋼琴藝術》、《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年鑑》、《中國教育報》、《中國音樂教育》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專業音樂學院鋼琴教學初探》、《傅聰鋼琴演奏上的美學追求》等論文20餘篇。
1、《鋼琴教材》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函授教育叢書
—吉林音像出版社
共四冊 獨著,全書有練習曲、樂曲100餘首,文字約16萬。與其他教材不同的是,本書通過文字著述,對鋼琴演奏技巧和樂曲分析及其演奏難點,進行了深入細緻的闡述。它是我國第一部高等音樂函授教育的鋼琴教材,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獲得了許多同道的讚譽。此書現已被部分師範院校征訂使用。
2、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材-鋼琴》共二冊與人合作
-中國青年教育出版社
3、《音樂教育系鋼琴教學初探》
-《中國音樂教育》1993年第5期
4、《音樂教育系鋼琴教學的使命》
-《中國音樂》1993年第5期
5、《兒童鋼琴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中國教育報》19945月29日
6、《業餘鋼琴考級芻議》
-《人民音樂》1994年第7期
7、《成人學琴,沒問題》
-《中國音樂教育》2000年第5期
8、《對我國鋼琴教學的一些思考與建議》
-《中國音樂》1997年第2期
9、《傅聰鋼琴演奏的美學觀》
-《人民音樂》1999年第7期
10、《從音符的桎梏下解放孩子》
-《音樂生活報》1997年4月11日
—《樂器》2000年第3期
11、《簡論鋼琴教學中學生潛能的開發》
-《中國音樂》2000年第2期
《中國音樂教育》2001年7期
12、《全國高等音樂院校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掠影》
-《人民音樂》2000年第4期
13、《鋼琴世界裡的童趣-瑪依卡帕爾的三首兒童鋼琴作品》
-《樂器》2000年第5、6期
14、《傅聰鋼琴講學實錄》(一)
-《鋼琴藝術》2001年第1期
15、《傅聰鋼琴講學實錄》(二)
-《鋼琴藝術》2001年第4期
16、《中華藝術辭海》撰寫辭目二百餘條
-《商務出版社》2004年出版
17、《音樂小辭海》辭目10條
-《華夏出版社》1996年出版
18、《中國古典藝術歌曲》專集CD片(二集)
-《台灣國倫藝術有限公司》
1997年出版

學術活動及其他

1、1997年7月,策劃主持了具有創意性的《中國風-20世紀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歷史文獻篇》音樂會,並為音樂會撰寫全部解說詞;該音樂會在全校及鋼琴教育界引起很好的反映。
2、1996年參加《中國音樂年鑑》第六屆學術研討會(廣州),該會主題為“鋼琴教學研究”,肖承蘭以《對我國鋼琴教學的一些思考與建議》做大會主題發言;
3、1998年應香港大學之邀赴該校音樂系舉行教學交流,並為該系鋼琴專業學生上課,返校後在全院作了“香港鋼琴教學概覽”的學術報告。
4、1996年應廣東省肇慶教育學院邀請講學。
5、1999年主持、組織、帶領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三名學生參加了國家教委藝教司主辦的《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在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近50所院校的160餘名選手參賽中,獲得了兩個五項全能獎(五項全能即:鋼琴演奏、鋼琴伴奏、即興伴奏、合唱指揮、綜合知識測試)和七個單項獎。為此,受到了國家教委藝教司、專家評審、高等師範院校同仁們的一致好評。
6、1999年向院領導及全院做《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比賽》的匯報並談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改革之我見。
7、2000年主持並組織烏克蘭鋼琴專家來我系進行一個學期的講學,結束時向全院舉行了匯報音樂會,肖承蘭撰寫了音樂會解說詞。
8、曾邀請主持法國、荷蘭、加拿大、日本、美國等鋼琴專家來音樂教育系講學及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