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興古侗寨

肇興古侗寨

肇興古侗寨,位於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治所地,距縣城75公里,全寨占地18萬平方米,為全國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古鎮古村之一。

簡介

位於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治所地,距縣城67公里,全寨占地18萬平方米,分設3個行政村,由5個自然寨組成,共800多戶,4000餘人,為全國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被稱為“侗鄉第一寨”,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古鎮古村之一。

古寨位於一個中間凹,四周高山,呈長方形,塊塊聚落,似船狀形的小盆地。村中有條小河,發源於堂安村,全長5公里,注入都柳江。村南有麒麟山,海拔971米,山形奇麗雄偉,森林茂盛。

“肇”在侗語中是開始、最先的意思。那么肇興也就是這一方最先開始生存的寨子。據傳,村民之先祖陸濃暖,從江西遷徙,歷盡千辛萬苦,最後定居肇興。當時這裡竹林叢生,荊棘遍野。他於是在一個名叫“象細”的地方挖了一口井,開荒造田,居於井旁。後來陸濃暖的後裔逐漸發展興旺,村落相應擴大,分遷紀堂、登槓、洛香等寨去居住,肇興為“六洞之根”。

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在17℃左右。有一條溪流從寨中穿過,便於生產和生活。因此,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遷來,和睦相處,都為陸姓。為了區別,又在房族中定出“內姓”。一個內姓的人聚居一寨,寨又稱為“團”。肇興先後發展成五個團,按當時民間奉行的“五常”命名,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和信團。這5個團就是5個自然寨落。寨中有鼓樓5座,花橋5座,戲台5座,這就是常說的"肇興鼓樓群"。寨中房屋為乾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

寨上男女青年喜歡唱侗族大歌,大歌是一種自然合聲多聲部無伴奏無指揮的民族音樂,傳說是一個名叫四也的侗族青年到天上去採摘下來,傳遍侗鄉的,因此,也有人稱為“天籟之音”。具體的說法是,先由一個人領唱,然後眾人合唱;不知不覺中各聲部又分成兩部分,形成了“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的合唱。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因而自己的歷史、社會知識、生產生活、倫理道德等都靠歌聲來記錄和傳承。歌師對弟子口傳心授而在侗寨擁有超然的權威,是天然的長老和寨老。在侗鄉,生死、嫁娶和節慶都有侗族大歌的演唱。有人說,侗人在大歌聲中降臨世界,又在大歌聲中離開塵世。伴隨侗人一生的,唯有侗族大歌。侗歌從50年代開始發現,唱響全國,80年代唱響巴黎,震驚世界音樂界,現正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有踩歌堂,踩歌堂侗話叫“哆耶”,是一種集體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貫公和也降創造的,據說參加跳這個舞能消災祈福、保佑平安。因此,古寨是歌海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日,侗寨歡聚於鼓樓歌坪舉行熱情洋溢的“踩歌堂”,“抬官人”和開展各種精神文明文體活動。古寨的民族傳統節日有:春節、正月十五、春社節、清明節、烏米節、插秧節、六月六、吃新米節、八月十五、蘆笙節等。特別是兩年一屆的“蘆笙盛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甚為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