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紅包人

職業紅包人

職業紅包人是指在四川達州市人民廣場上,有一群專門討要紅包的“職業紅包人”,他們幾乎每天都聚集在這裡“守株待兔”,等待著一對對新人,伸手討要紅包。新人簡單地拒絕,已經攔不住這些人,他們會一路跟隨索要,甚至彼此發生抓扯。記者經過多日暗訪,不僅見證這些人索要紅包的過程,而且還了解到他們月收入輕鬆上千元。儘管市民和新人們厭煩這種行為,但因為難以定性且沒有人報案,相關部門也只能加強巡邏和勸導。

現象

現象一:帶著小孩討紅包一個不夠還要

為討紅包,兩人發生抓扯為討紅包,兩人發生抓扯
2016年5月28日上午10點,記者前往達州市人民廣場,恰逢一組婚車出現,新郎剛下車,就有幾位討要紅包的人圍了上來。新人還沒走幾步,坐在廣場花台上的幾個人開始第二輪討要,一摞紅包再次被分光。但這次他們並沒有立即散去,其中一位穿紅衣服的女子在收取了紅包之後,表示紅包給少了,看到新人遲遲沒給,紅衣女子把小孩推到自己身前攔住新人,反覆要求給小孩也拿一個紅包。等其他搶紅包的人散去之後,婦女繼續拉著小孩走到新郎面前索要紅包。伴郎看不下去,給了該女子一個紅包,但該女子還沒有走的意思,再次問:“還有沒有?”

現象二:紅包只有一元錢抱怨不夠吃包子

在一次暗訪中,“職業紅包人”中的一位老太太因為行動遲緩沒有搶到紅包。在新郎新娘下車拍照的時候,老太太一直跟隨新人索要紅包,導致無法拍照。伴郎給了一個紅包試圖將其支開,但老太太竟反問新人:“就一個紅包啊?還有沒有?”之後,又一對新人到達開始拍照,老太太直接闖入鏡頭導致無法拍攝,伴郎給了幾個紅包後說“紅包發完了”。但老太太見他們包里有紅包,便拆開自己討到的紅包大聲抱怨:“一元錢,就半個紅包,這算什麼,還吃不上一個包子。”

現象三:翻柵欄搶紅包為討紅包發生抓扯

28日上午,一組婚車剛剛停在人民廣場的公路對面,眼見婚車到來,正在廣場上的“職業紅包人”迅速翻過公路中間的柵欄,上前圍堵新人。由於場面混亂,其中一名女子一次討要到了兩個紅包,而另一名中年男子一個也沒要到。中年男子似乎對此不滿,轉身拉扯身邊女子手中的紅包,女子推開中年男子:“你拉我幹啥子?”但中年男子不依不饒,兩人為此發生抓扯。

調查

市民說:以老人為主逐漸形成“職業”討要人人民廣場地處達州市人民政府對面,是很多年輕人結婚時婚車必經之地,主要是到此拍下視頻和照片作為結婚紀念。

據了解,人民廣場的“職業紅包人”大約始於2009年。因為這一年,人民廣場周邊修建起了綠化休息區。市民回憶,最初是零星老人上前討要,後來更多的老人加入,到了現在,也有一些中年男子和婦女參與其中,並且形成了至少十位長期蹲守的“熟面孔”,不少人月收入輕鬆上千元。

從23日到29日,記者在近一周的走訪中發現,每天都有十來個人前來討要紅包,周圍市民說:“這些人就是專業要紅包的”。記者注意到,一位老太太幾乎每天準時出現,和其他人成群出現不同,她每次都獨來獨往。在攀談中,老太太自稱姓宋,來自山東,今年74歲。兒子和媳婦都在達州當地工作,她在達州生活了五年多。記者問及為啥討要紅包,老太太自稱身體有病,除了討要紅包,也會撿拾廢品。

一位陳姓女子告訴記者,自己沒有上班,每天固定帶著小孩前來討要紅包,多的時候比如重大節日或者良辰吉日能要到上百元,少則也能要到一二十元。

新人:發紅包本來很喜慶但強行討要讓人心煩面對記者的採訪,新郎龐先生表示,結婚當天發放紅包,本來是件喜慶事,按照老人的說法“要到紅包的就可以沾點喜氣”,但是人民廣場上的這些“職業紅包人”,如果能夠文明一些,自己分發紅包也是樂意的。但從下車起就一直遭遇圍堵,嚴重影響到自己拍攝外景,簡直就是添亂,就讓人厭惡,“有些(討要紅包者)要了又來要,不給就不走,甚至直接伸手抓搶,性質就變了”。

影響

“職業紅包人”的現象敗壞了社會風氣。首先,這是在給當地風俗抹黑。按照當地習俗,新人結婚時要和伴郎伴娘以及一幫朋友到人民廣場拍一組迎親過程中的外景照片,按照老人的說法“要到紅包的就可以沾點喜氣”。但是“職業紅包人”卻利用當地風俗來行投機取巧之事,甚至發展成為“職業”,實則給當地淳樸的民俗民風抹黑。

其次,這也影響了前來拍照取景的新婚夫婦。本來結婚拍照是個喜慶的事情,新郎新娘自然也願意通過發紅包來分享喜氣,但是“職業紅包人”看中的並非喜氣,而是紅包裡面的鈔票,掉進錢眼裡面的“職業紅包人”對新郎新娘不依不饒,強行搶要,甚至一路緊緊跟隨,打擾新人拍照留念。更有甚者,還會因為沒有討要到紅包就咒罵新郎新娘。“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對於一對夫婦而言,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職業紅包人”不但不成人之美,甚至為了幾塊錢的紅包而搗亂,與“小人”無異。

最重要的是,這傳遞著一種不正確的價值觀。“人起源於勞動,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一切。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但是“職業紅包人”這種不勞而獲完全顛覆了正確的價值觀,“職業紅包人”不需要知識,不需要辛勤勞動,靠著每天“守株待兔”,野蠻討要即可月入上千,這會誘導更多的人變得好逸惡勞,通過投機取巧和敲詐勒索發家致富。

一些“職業紅包人”為了拿到更多的紅包,甚至帶上小孩一同前來。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從小就帶著孩子投機取巧,通過輕鬆的途徑賺錢,孩子未來還會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坦坦蕩蕩有尊嚴地活著嗎?

說法

派出所:如果行為涉嫌違法,將依法處理

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人因為搶紅包發生糾紛到派出所解決的,也沒有接到新人前來報案的。此前在接到周圍市民的情況反映後,派出所還多次派出工作人員前往查看。轄區派出所所長李平表示,這些人要紅包確實已成現象,嚴格來說是一種乞討行為,如果其行為有過分之處並涉嫌違法的話,將對這些人進行依法處理。但僅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派出所對其行為也無法認定為違法。此外,派出所曾經考慮過驅趕這些人以維護廣場正常秩序,但是他們混雜於普通市民之間,“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趕走,而且大多都是老人”。

記者從周圍居民處了解到,此前社區也曾試圖對這些討要紅包者進行處理,但因為主要是老人,社區也只能對其勸導教育。29日,記者聯繫上當地街辦,接電話的值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了解此事。

法規

中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數額較大的敲詐勒索案件中,中國已經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規,但是類似的“碰瓷”現象通常數額不大,很難上升到立案動用刑法的層面,可這樣的現象對社會的影響卻不小。

如何應對

面對這種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姑息,不能因為他們一部分人是老人、他們沒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而就放鬆警惕,如果任由這樣的的事情繼續發展下去,搞不好這個事情就會發展成一個職業鏈條或者引起其他的公共場合安全事故。對於這種情況小區也好、酒店也好、廣場也好,因為沒有人有權利去管這個,只能是勸說,所以沒有法律的威懾力,才會讓這些職業紅包人無所忌憚。曾經有人說,我們尊重老人是尊重他們的德行,而並非尊重他們的年齡。希望今後結婚的新人一定加強維護自己權利的意識,如果遇到有跟隨抓扯等過分行為甚至危害自身權益的討紅包人時,一定要及時報警,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也對這些職業討紅包人的進行警示,以維護正常的公共秩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