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住院人

職業住院人

職業住院人,有些人根本就沒有病或是小病,通過多次住院的方式套取醫保基金,他們被稱作職業住院人。有律師稱醫院和職業住院人的行為已涉嫌合謀詐欺,屬於共犯。如果詐欺數額達到國家法定的量刑標準,將被以詐欺罪追究刑事責任。

概述

職業住院人職業住院人
職業住院人,有些人根本就沒有病或是小病,通過多次住院的方式套取醫保基金,他們被稱作職業住院人。職業住院人享受醫保待遇,他們每次住院不但不用支付大額醫藥費,還能開出數百、數千元藥品,而醫院也樂於“配合”,從中獲取高額利潤,這是一種嚴重違反醫療保險規定的行為,為此醫保管理機構進行了規範管理,在合肥市規定兩次住院有15天間隔時間,因為為了防止這部分人鑽醫保的空子,全國各地的醫院中均有類似“潛規則”。

社會現象

1、由於兩次住院間隔時間少於15天,9月27日,腦血栓復發的合肥市民陳先生被醫院告知,最近的這次住院不能使用醫保卡了,這讓陳先生一家十分為難,無奈,家人只好先為其辦理自費住院手續。記者調查發現,合肥不少醫院都有著限制兩次住院間隔時間的“潛規則”,受這一規則影響的患者大有人在。
2、在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保辦的工作人員承認對病人兩次住院設定了間隔時間。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醫保辦工作人員表示病人因為同一病因兩次住院的間隔時間不能少於15天。
3、在昆明有這樣一群自稱“院友”的人,他們大多已退休,享受省級或市級醫保待遇,卻輾轉昆明部分民營醫院,一年住院4-7次,每次不但不用支出住院期間應自付的醫藥費,反而能在住院期間免費享用一日三餐,出院後還能從醫院開出幾百元藥品。他們因此成為一群特殊的職業住院人。
4、據了解內情的人稱,昆明目前有5-6家利用醫保病人套取醫保資金的民營醫院,這些可以刷醫保卡的民營醫院利用醫保的監管空隙,以開幾百元藥和免費三餐的“優惠”誘惑持有醫保卡的老年人住院。而老人每住一次院,醫院就可以騙取國家醫保資金1400-1600元。

騙保伎倆

職業住院人職業住院人
1、私自留存職工醫保卡,虛假住院。拿著別人的醫保卡,在住院審批表上虛列幾種疾病,開出處方,當成真的病人住院、開藥、檢查等,然後上報給醫保處。僅從住院報賬清單上看毫無破綻。
2、醫患勾結,虛掛床位。醫院為一些根本不需要住院的病人掛空床位,按照住院病人進行治療。醫院既能增加收入,醫保“病人”又能得到不掏錢的藥,醫院和病人實現了“雙贏”。
3、多開藥品,延長住院時間。醫生可以在病人不需要那么多藥的情況下,按醫保中心控制量向電腦中輸入各種費用,病人出院後,由於不是自己掏錢支付,往往沒及時辦理出院手續,醫院繼續把出院病人當成住院病人開藥。
4、以藥串藥、以物串藥。這些醫院一般有兩套計算機系統,醫保票據上列印出的是符合醫保報銷規定的藥品,病人實際拿到手的是非醫保藥品。

防範措施

1、業內人士也認為,通過此類規定並不能完全防止“職業住院人”在時隔15天之後再次住院治療,從而套取醫保基金,因為“分解住院”套取醫保基金的方式很多,包括醫院內部各科室之間也可以進行分解住院。
2、該規定目的雖在防範“職業住院人”,卻影響了部分病人的正常就醫,此類病人一般患病較重,一旦住院遇到門檻,往往是雪上加霜。
3、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保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勞動部門並沒有對兩次住院間隔時間做出硬性規定,住院時符合使用醫保卡的條件即可使用醫保卡,不需要在15天后才能使用。之所以出現限制兩次住院間隔時間的規定,是一些醫院“矯枉過正的做法”。
4、部分醫院表示一般情況下如果能判定病人病情比較嚴重,確實需要在短期內再次住院治療的話,醫院會對間隔時間的規定進行隨機改動,如果病人病情嚴重,可以通過急診辦理住院,間隔天數少也是可以的。

打擊辦法

職業住院人職業住院人
1、北京實行退出機制,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實行醫保定點醫院退出機制,定點醫院的不良行為被舉報和曝光後,將實行定點資格退出機制,從而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2、新疆獎勵舉報者,新疆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可對違規騙取、套取或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行為進行舉報,舉報金額5萬元以上的,將按涉案金額10%給予舉報人獎勵,舉報人最高可獲萬元獎勵;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按20%給予獎勵;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按30%給予獎勵;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按40%給予獎勵;1000元(含本數)以下的,按涉案金額50%給予獎勵。
3、醫院套取醫保資金的風險很大,醫保部門表示“院友”喜歡“小病大住”甚至“無病假住院”的行為,對醫院套取醫保資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由於監管人手少,加上醫患之間牢固的利益鏈,讓監管部門很難對涉事醫院進行查處。有律師稱醫院和職業住院人的行為已涉嫌合謀詐欺,屬於共犯。如果詐欺數額達到國家法定的量刑標準,將被以詐欺罪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