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

是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厘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基本信息

簡介

聞喜煮餅有著山西“餅點之王”的美譽。煮餅在明末就已有名氣。從清朝嘉慶年間至抗日戰爭前的300年間,聞喜煮餅

你

不僅暢銷於天津、北京、西安、濟南、開封、太原等內地城市,而且聞名於上海、廣州、海南等地。晉南的一些縣城和大集鎮,一般經營食品的店裡,都掛著“聞喜煮餅”的幌子,作為招攬顧客的名牌。魯迅先生在小說《孤獨者》中有“我提著兩包聞喜產的煮餅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見聞喜煮餅確實聲名遠播。煮餅是一種油炸的點心。在晉南民間把“炸”就叫“煮”,炸油條都叫作“煮油條”。聞喜煮餅形似圓月,由於外皮粘滿白芝麻,所以外觀是月白色。掰開兩半,外皮可拉出3-6厘米的一窩金絲,吃到嘴裡,酥沙鬆軟,不皮不粘,甜而不膩,食後回味,有一種松柏的余香。聞喜煮餅至今仍是老少皆宜的一種大眾食品,在雙合成等餅店都很常見。

材料

麵粉1400克,白糖300克,紅糖220克,蜂蜜550克,香油400克(實耗),飴糖1100克,芝麻仁650克,蘇打粉10克,清水少許(上述原料可制煮餅約5千克)。

製法

1.煮餅瓤:先將1100克麵粉上籠蒸熟,晾乾,搓碎,再摻入飴糖500克、蜂蜜100克、香油175克、紅糖220克、少許清水、蘇打粉及剩餘的生麵粉300克,將上述原料搓揉成麵團(軟硬如蒸饃麵團)。

2.油煮:鍋上火加入香油約1000克,油熱後手揪面劑,揉成鴿蛋大的圓球,放鐵絲笊籬內在水裡蘸一下(可防止煮餅脫皮裂縫),瀝乾水分,投入油鍋中,中火炸約3分鐘左右,待其外皮呈棗紅色時撈出。

3.滾汁:另起瓢上火放入蜂蜜450克、白糖300克、飴糖600克熬制10分鐘,待能拉起長絲則蜜汁熬成。將炸好的煮餅放入蜜汁內浸約2分鐘(為使蜜汁滲入煮餅內),然後撈出放入熟芝麻仁中翻滾,待芝麻仁粘勻後,煮餅即成。

特點

麻香味甜,酥綿適口。

①煮餅是晉南聞喜縣地方名吃,深受晉南人民喜歡,一般走親送友,喜慶宴會均離不開煮餅。②煮餅還可包入不同餡心,製成各式花樣煮餅,如蜜糖煮餅、香蕉煮餅、豆沙煮餅等, 口味和食感更佳。

來歷

聞喜煮餅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康熙皇帝巡行路徑聞喜時,聞喜官紳為迎接聖駕,遍選名師治宴。席間,皇上覺得其他肴饌都淡而無味,唯有煮餅滋味獨特,餘味綿長,不禁喜問其名,眾官宦搜尋枯腸,都想取一個吉利的名稱來討皇上高興,但因皇上猝然發問,不免一時語塞,無言以對。皇上見此情狀不覺笑說:就叫煮餅吧。於是康熙皇帝命名的聞喜煮餅就此名聲大燥並流傳至今。

聞喜煮餅並不是餅狀,而是滾圓形,外邊裹一層脫皮芝麻。將芝麻團掰開,便顯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餡子,以及能拉幾寸長的甜絲。再把掰開的芝麻合在一起,馬上又恢復球狀。這種煮餅風味佳美,營養豐富,吃起來越嚼越香,帶有一種異樣的甜香味,令人口味無窮。

營養

這種煮餅風味佳美,營養豐富,吃起來越嚼越香,帶有一種異樣的甜香味,令人口味無窮。即使儲存百日以上的時間,絕不會發霉變質,除因油分、蜜分凝結,吃起來不太酥沙利口外,仍然顏色鮮雅,氣味芳香。其製作方法薈萃了傳統工藝和現代糕點加工技術,選用優質麵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富含蛋白質、植物脂肪、糖類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是具有滋補健身作用的高級營養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