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龍仙

明洪武元年(1368),年已92歲的譚天如禪師,在一個雷雨之夜,別凡升仙,佛體藏入洞中。 老百姓在聚龍山建庵供奉,因稱“聚龍仙”。 1930年,攸縣九鄉農會在聚龍仙成立,由黃石山、彭連十八分別擔任農會主席、副主席。

簡介

聚龍仙在蘭村石聯村的蘭水源頭,為縣內著名道觀之一。其地山勢聳立,為九龍會脈之所。該地前臨寶寧寺聖壽山,背倚棋盤、小塢仙,右連溫水、大腦坳,左有燕山、白鹿峰。清嘉慶己巳(1809)進士何本湛題聚龍仙對聯曰:“龍之所聚,仙則常靈。”

相關事件

聚龍仙供奉譚天如真人。譚天如名惟則,南宋景炎元年(1276)生於江西吉安(今蓮花縣桃嶺村)。《譚氏族譜》載,惟則七歲時,父亡母嫁,出撫給當地顏姓為嗣。他天資聰明,九歲時能作詩寫文章,喜好佛書,立志削髮為僧。由於有違於顏氏撫養傳嗣的意旨,受到歧視,被迫返歸譚籍。惟則生活無依,隻身逃奔至湘贛邊界的攸縣東鄉洋濱,在朱家作童工,養牛飼魚。據說他能驅魚上山,翻轉陶罐刷洗內壁,留下很多傳奇故事。兩年後復回桃嶺,以耕作為業。十四歲時遇印海禪師,談禪論佛,十分契合,印海推薦他入禾山甘露禪院學習。惟則潛心研讀佛典,日益長進。為追求更高目標,他暢遊各處名山,拜會名僧,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岩,遇中峰明本禪師。在中峰指導下閱讀《楞嚴經》,發現各家注釋不一,經過不懈努力,編成《楞嚴會解》。後來又編寫了《淨土或問》、《十戒圖說》,為豐富中國佛教典籍作出貢獻。元至正二年(1342)惟則應信徒之邀,在蘇州城北菩提寺住持說法,建華嚴勝會。元至正十四年(1354),順宗皇帝授給他“佛心普濟文慧大辯禪師”稱號,並賜金襴法衣,以資表彰。晚年離蘇回湘,擇攸縣蘭村石聯聚龍仙蛤蟆洞繼續修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已92歲的譚天如禪師,在一個雷雨之夜,別凡升仙,佛體藏入洞中。老百姓在聚龍山建庵供奉,因稱“聚龍仙”。清乾隆年間,芳林大師及其徒元慧等,募化大學生洪周瑞捐地基建殿宇,塑譚真人金身供奉,刻《總建石碑》,敘述譚真人功德,至今存於仙觀之內。
清道光鹹豐年間,當地人謝友伯看中了聚龍仙的環境深幽,串村走戶,邀集百餘少壯,在聚龍仙組織天地會,日夜操練,回響太平天國革命,準備起義。據《湖南省志》載,謝友伯與廣東黃杰高、江西曾念齋、福建廖甘七、郴州劉起受等處天地會取得聯繫,又取得當地處士洪文炳、洪漕泉等信教民眾支持,至清鹹豐二年(1852)時,已發展成為700人的隊伍。於當年十二月初四日,配合太平軍攻打長沙,發布文告,宣布起義,大敗當地團勇,擊斃團勇首領陳憲章,從聚龍仙向縣城進攻,其事跡《攸縣誌》、《湖南省志》均有記載。土地革命時期,聚龍仙則是紅色革命根據地。1930年,攸縣九鄉農會在聚龍仙成立,由黃石山、彭連十八分別擔任農會主席、副主席。所以,在今聚龍仙山門,豎刻一副“太平天國一支義軍駐紮點,紅色革命九鄉農民根據地”的對聯,以宣揚聚龍仙的革命史跡。2008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聚龍仙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