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並咪唑纖維

聚苯並咪唑纖維

全稱為聚2,2′-間亞苯基-5,5′-雙苯並咪唑纖維。由間苯二甲酸二苯酯與3,3′,4,4′-四氨基聯苯縮聚紡絲製得的一種合成纖維。

正文

聚苯並咪唑纖維全稱為聚2,2′-間亞苯基-5,5′-雙苯並咪唑纖維。呈金黃色。抗張強度39.7~43.2cN/dtex(短纖維為 27.4cN/dtex),延伸率23%~24%(短纖維為30%)。突出性能是在火焰及高溫下仍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在空氣中不燃,在氧氣中燃燒緩慢。可耐強酸、強鹼、有機溶劑,是唯一兼有耐高溫、耐化學品腐蝕及良好紡織性能的合成纖維。吸濕率15%,高於棉花,手感好,織物穿著舒適。聚苯並咪唑纖維可用於製作宇宙飛船中的繩索、耐燒蝕熱禁止材料、減速用阻力降落傘及太空人的加壓安全服等。在一般工業中可作石棉代用品,包括耐高溫手套、高溫防護服、傳送帶等,使用溫度常為250~300℃,能在500℃下短時間使用;還可作氣體、液體的耐腐蝕濾材和煙道氣濾袋,可在150~200℃範圍內使用,在酸的露點溫度以下不受腐蝕。聚苯並咪唑纖維還可與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纖維混織,經碳化以後的纖維可作複合材料的高強度、高模量增強材料,其中空纖維(見化學纖維)可用作反滲透膜。
聚苯並咪唑纖維於20世紀60年代初由美國空軍材料實驗室研製成功。1983年由美國塞拉尼斯公司正式投產,年生產能力為460t,因生產成本高,發展緩慢。
聚苯並咪唑纖維是由 3,3′,4,4′-四氨基聯苯與間苯二甲酸二苯酯在高溫及惰性氣流下,先製得泡沫狀預聚體,經冷卻、粉碎後在真空高溫下進行固相縮聚,得到對數比粘度為 0.7~0.8dl/g的聚苯並咪唑(簡稱PBI),這種聚合物加壓溶於含有少量氯化鋰的二甲基乙醯胺中,進行乾法紡絲,絲經拉伸及磺化處理,以降低在火焰和高溫中的收縮率,最後進行捲曲和切斷,得到纖維。也可在乙二醇凝固浴中進行濕法紡絲,再經水洗和乾燥後,在高溫下拉伸、熱定型得到纖維。

材料性能

突出性能是在火焰及高溫下仍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在空氣中不燃,在氧氣中燃燒緩慢。可耐強酸、強鹼、有機溶劑,是唯一兼有耐高溫、耐化學品腐蝕及良好紡織性能的合成纖維。吸濕率15%,高於棉花,手感好,織物穿著舒適。聚苯並咪唑纖維可用於製作宇宙飛船中的繩索、耐燒蝕熱禁止材料、減速用阻力降落傘及太空人的加壓安全服等。在一般工業中可作石棉代用品,包括耐高溫手套、高溫防護服、傳送帶等,使用溫度常為250~300℃,能在500℃下短時間使用;還可作氣體、液體的耐腐蝕濾材和煙道氣濾袋,可在150~200℃範圍內使用,在酸的露點溫度以下不受腐蝕。聚苯並咪唑纖維還可與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纖維混織,經碳化以後的纖維可作複合材料的高強度、高模量增強材料,其中空纖維(見化學纖維)可用作反滲透膜。
編輯本段材料發展歷程
聚苯並咪唑纖維於20世紀60年代初由美國空軍材料實驗室研製成功。1983年由美國塞拉尼斯公司正式投產,年生產能力為460t,因生產成本高,發展緩慢。它是一種典型的雜環高分子耐熱纖維,大分子主鏈上含有苯並咪唑撐,它主要作為宇航密封艙耐熱防火材料﹐由於核纖維吸濕率高達15%﹐因此自1983年後﹐又開發了穿著舒適的高溫防護服等民用產品。
編輯本段材料製作方法
聚苯並咪唑纖維是由3,3′,4,4′-四氨基聯苯與間苯二甲酸二苯酯在高溫及惰性氣流下,先製得泡沫狀預聚體,經冷卻、粉碎後在真空高溫下進行固相縮聚,得到對數比粘度為0.7~0.8dl/g的聚苯並咪唑(簡稱PBI),這種聚合物加壓溶於含有少量氯化鋰的二甲基乙醯胺中,進行乾法紡絲,絲經拉伸及磺化處理,以降低在火焰和高溫中的收縮率,最後進行捲曲和切斷,得到纖維。也可在乙二醇凝固浴中進行濕法紡絲,再經水洗和乾燥後,在高溫下拉伸、熱定型得到纖維。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