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創作的一部作品]

聚會[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創作的一部作品]

《聚會》是捷克作家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創作的一部作品,其獨有的幽默,輕佻卻不淫穢。相對於昆德拉關於情慾與形而上的糾葛或是赫拉巴爾作品中呈現的半酣智者的形象,史克沃萊茨基的小說流露出蠢動的青春氣息,昆德拉讚譽其為“懷疑論的嘲諷高手”。

基本信息

內容梗概

黑山腳下的捷克小城。高中畢業後的兩次班級聚會。1963年,畢業二十周年:納粹走了,黨來了。1993年,畢業五十周年:黨歸於沉寂,我們都老朽了。
聚會在進行。對於往昔種種的回憶和咀嚼與之並行。忠誠受到考驗,秘密被揭開。兩相交錯,丹尼和他曾經的師友的經歷逐漸清晰起來,一群小人物含淚帶笑的生活碎片拼接出一幅二十世紀捷克社會的縮微歷史圖景。

圖書信息

聚會[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創作的一部作品] 聚會[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創作的一部作品]

原作名: Obyejné životy

作者: (捷克)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

譯者: 杜常婧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頁數: 239

定價: 29.50元

裝幀: 平裝

點評鑑賞

能從集中營活下來,卻挺不過政治;挺過政治,卻挺不過時間。

當你沒什麼可失去時,你唯一可失去的便是恐懼。

一位傑出的作家,饒有興味地觀察著人類的愚蠢。——《新聞周刊》

史克沃萊茨基面對殘 酷無情、難以言狀的政治恐怖所表現出的獨特的悲憫情懷、人道主義和大智大慧使得他的作品散發出長久的魅力。他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傑出的國際作家之一。——《出版人周刊》

內容提要:

1943年,法西斯德軍占領捷克第四年,我們畢業,全班二十個人。

1963年,畢業二十周年,我們第一次同學聚會。一小半人未能到場,有人死於法西斯的集中營,有人正在監獄裡,有人則躲在國外。

1993年,畢業半個世紀,我們第二次同學聚會,到場的人更少了。三個人已經死在國外,死在陌生的國度。另有一個則活在現代地獄之中。還有四人沒有出現,大概不會來了。三人死在故鄉,死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對我而言是故鄉的地方。

我們坐在酒吧的圓桌旁,像一群不自在的孤兒。

作者簡介

約瑟夫·史克沃萊茨基(1924-2012)

捷克當代著名作家,著有小說《懦夫》、《激情澎湃的季節》、《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曾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捷克共和國國家文學獎。1990年獲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授予的白獅勳章,1992年獲加拿大勳章。2006年,捷克政府創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作家年近八旬,緬懷故土,回首一生,創作了《聚會》。

史氏亦是著名出版人。他於1968年流亡至加拿大,在那裡創辦出版社,出版捷克作家在本土無法出版的作品,這些作家包括米蘭·昆德拉、哈維爾、阿爾諾什特·勒斯蒂格、赫拉巴爾、艾拉茲姆·高哈克、賽弗爾特等。米蘭·昆德拉曾在《不朽》的序言裡寫道:“史克沃萊茨基夫婦為捷克文學作出的貢獻無人能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