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古城遺址

耶路撒冷古城遺址是巴勒斯坦著名歷史名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位於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區之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耶路撒冷古城遺址

正文

巴勒斯坦著名歷史名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位於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區之巔,海拔 790米。分舊城和新城兩部分。1968年起,希伯萊大學、以色列考古學會等在舊城區進行了考古發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公元前 18 世紀,傑布西特人在附近的奧費爾建城,並築有堅固的城堡。城牆系用未經整修的石塊壘砌。約公元前 996年,以色列國王大衛攻占耶路撒冷,並定都於此。其子所羅門王完成大衛時開始建設的宮殿和神廟,擴建了城市,並在錫安山上建造猶太教聖殿,奠定了作為宗教中心的神聖地位。公元前 587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此城,夷為平地,並焚毀聖殿。公元前 515年重建。公元前 4世紀後,先後附屬於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諸王國。公元前63年為羅馬人占領。公元 7世紀起,該城長期處於阿拉伯人統治之下。耶路撒冷現存的舊城城牆為16世紀土耳其蘇丹蘇萊曼時代重建的,城牆周長約 5公里。城內有猶太教聖殿西牆、基督教聖墓教堂和伊斯蘭教聖岩清真寺等。聖殿西牆,猶太人又稱“哭牆”,約建於公元前 1世紀末,原為聖殿院落西牆的一段。聖殿約毀於公元70年和公元 135年,後又在遺址上修建起圍牆,成為猶太教聖跡之一。聖墓教堂建於 335年,為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太后在耶穌墓地所建,是基督教的聖地之一。聖岩清真寺因傳說穆罕默德登天腳踩聖石而得名,為伊斯蘭教聖地。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