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才

人物介紹

耶律楚材(公元1190——1244年)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帶,所以又稱玉泉居士,契丹人。
耶律楚材,姓耶律,名楚材,是契丹族後代,遼皇族的子孫,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生於1190年。其父耶律履,金朝官員,60歲得子。當時金朝已開始沒落,耶律履感慨地對人說:“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取《左傳》中“雖楚之才,晉實用之”之典,為其子取名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時,他父感到金的大勢已去,給他取名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成年之後,果然不負父望。他博學多才,思路敏捷,下筆成文,一揮而就。歷、醫卜、雜算、音律、儒、釋、異國之書,無不通究。
燕京被蒙兵破後,他應召會見成吉思汗,並作為顧問留在朝中。元太宗窩闊台當政後,他任中書令(宰相),協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貢獻,耶律楚材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將領們紛紛搶奪金玉財寶,他卻收集、保存了許多文集和大量的藥材。後來軍中疫病流行,這些藥材救活了好幾萬人。1227年,他奉命到燕京整頓秩序。當時京畿之內,許多權勢人家的子弟,一到黃昏便駕著牛車出來結夥搶劫,行兇殺人。耶律楚材不畏強暴,不為利害所動,秉公而斷,公開斬了十六名這類罪犯,為社會除了大害。他病死後,有人誣陷他藏有私囊,檢查以後,發現除了琴阮書畫金石遺文之外,別無所有,足見他的清廉。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滿面鬍鬚,當時有“長髯人”之稱。他勇略過人,正直廉潔,在朝廷內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賞識耶律楚材的才華,他曾說過:“此人天賜我家,而後國君庶政當悉委之。”
成吉思汗去世後,拖雷監國時期和窩闊台即位後,他越來越受重用。他建議設定州郡長官,使軍民分治;反對改中原地區為牧場的錯誤主張,建立賦稅制度。蒙古軍隊攻陷金國汴京時,耶律楚材力諫廢除野蠻的屠城舊制,召用儒者,設定經籍所、編修所,文教事業逐步興起。耶律楚材從成吉思汗至窩闊台,受重用三十多年,官至中書令,國家的典章制度大都是由他奠定的。1236年春天,蒙古大汗窩闊台(元太宗)宴請群臣。他親自端著酒杯為耶律楚材敬酒,並且說:“我之所以誠心誠意地信任你,是遵照先帝的遺命。如果沒有你,中原地區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安定局面。我能夠高枕無憂,全靠你的努力。”
窩闊台去世後,皇后乃馬真氏執掌政權。她崇信奸臣,擾亂朝政。有一個叫奧都剌合蠻的人,他用重金賄賂皇后乃馬真氏,得到權柄,滿朝文武百官都奉迎他,只有耶律楚材敢與他面折廷爭。
有一次,皇后乃馬真氏將起草詔書使用的印璽和白紙,都交給奧都剌合蠻,讓他辦事自己填寫用印就行了,不必啟奏她。耶律楚材認為不妥當,立刻上奏皇后乃馬真氏,說:“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有憲章規矩,現在您要破壞它,老臣不敢接受這個指示。”皇后乃馬真氏自知理虧,只得將交給奧都剌合蠻的印璽和白紙收回去。過了不久,皇后乃馬真氏又降旨,說:“凡是奧都剌合蠻提出的建議,想要辦的事情,各部門的官吏們都要按照他的意見起草命令,不照辦者,就把他的手剁下來。”耶律楚材接到皇后乃馬真氏的旨意後,再一次上殿抗爭。他對皇后乃馬真氏說:“國家的典章制度,先帝都交給老臣我負責,與各部門的官吏們沒關係。奧都剌合蠻的建議如果合理,我自當按照他的意見辦理,如果建議不合理,就不能辦。老臣死且不避,何況剁手呢!”皇后乃馬真氏聽後很不高興,不接受耶律楚材的意見。耶律楚材滔滔不絕,爭辯不已,最後大聲說:“老臣侍奉太祖、太宗皇帝三十餘年,沒有辜負國家,皇后難道能以無罪殺害老臣嗎?”皇后乃馬真氏雖然很生氣,但在忠誠剛直的三朝元老重臣耶律楚材面前,不得不深深地表示敬畏,宣布所降旨意作廢。
耶律楚材還是一位有名的學者,他追述隨軍生活的《西遊錄》,記載了我國新疆中亞西亞的見聞,是研究歷史地理的重要著作。他的詩文集《湛然居士集》流傳至今。耶律楚材以長鬍子出名,史稱他“美髯宏聲”,當年成吉思汗稱呼他“長髯人”。他死後,根據他生前願望,遺體安葬在玉泉麓。

相關條目

鷓鴣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