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獎

老舍散文獎是老舍文學獎的獎項之一。老舍文學獎是一項面向全國的綜合性文學藝術大獎,每兩年舉辦一屆,由老舍文藝基金會和北京市文聯共同舉辦,也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概述

老舍散文獎是由北京市文聯舉辦的老舍文學獎的獎項之一,第一屆老舍散文獎於2002年舉辦,以後每兩年舉辦一屆。老舍文學獎是一項面向全國的綜合性文學藝術大獎,由老舍文藝基金會北京市文聯共同舉辦,也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的其他獎項分別是長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戲劇劇本獎和青年戲劇文學獎。據悉,老舍文學獎的獎金金額超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成為國內非商業操作的文學評獎中獎金最高的。

背景

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是北京市文聯發起成立並經北京市社團管理辦公室核准登記的社會法人。它自1988年5月成立以來,通過向海內外熱衷於文藝事業的各界人士以及團體募集資金,設立了“老舍文學獎”,表彰優秀的文藝作品和文藝人才,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推動文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為使老舍文藝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原有的幾個顧問基礎上,又增加了多位中央和北京市一些主管文學藝術方面的領導參加,正式成立了顧問委員會。李道豫李樹文金炳華呂浩才王學勤等三十餘人組成了老舍文藝基金的顧問委員會,賈慶林何魯麗任名譽會長。

特點

老舍散文獎是老舍文學獎中的輕騎兵,其特點一是篇幅短小、內容豐富,情感真摯,思想厚重;二是依託《北京文學》雜誌,面向大眾;三是以抒寫人情美人性美、挖掘北京的人文歷史、謳歌北京新變化新生活新風尚的內容為主,兼顧其他題材的優秀散文。多年來,《北京文學》月刊社秉持出精品出人才的原則,做了大量工作和不懈努力,使得老舍散文獎逐漸樹立起自己的旗幟,聚集了各層面的散文作家、評論家和廣大讀者的關注,逐漸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獲獎作品

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史鐵生《病隙碎筆》王雁《鼓神》劉燕燕《誰是我們的敵人》張曼菱《我心目中的季羨林》徐迅《一個人的河流》
朱琦《故鄉黃河中原》 洪燭《北京的茶館》 陶正《礙著誰了》 劉嘉陵《我的教唱生涯》爾蜜《逃離母親》

第二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鮑河揚《走進思想的竹林》逄春階《墳上葵花開》徐虹《北京斷章》 金翠花《青杏枝頭》 楊勍《利公墓前的沉思》
馮秋子《尖叫的愛情及其他》 唐師曾《從石河看內戰》巴一《故鄉在晚風中》 朱鴻《大德之旅》 高建群《走在歷史迷宮中的背影》

第三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安然《你的老去如此寂然》林彥《荒丘》 張守仁《感悟天壇》李雪峰《在民俗里蹲著的村莊》崔道怡《青春的未名湖》
金翠華《世間最美麗的眼睛》 肖復興《憶秦娥》李鋼林《扇嘴巴子的故事》 潘岳《西風胡楊》趙鋒利《走不遠的文人》

第四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宋美婭《天鏈》陳世旭《北京“的哥”》楊牧之《在那恆河的原野》王峰《人生如茶》
胡念邦《那些家具》馮小涓《鐵皮在風中悲吟》陳啟文《從北京到北京的距離》江少賓《我的幸福是一種罪過》

第五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耿翔《土地的黃昏》江子《血脈中的回聲》趙大年《菜羹香》秦錦屏《女子女子你轉過來》 閻連科《在富錦的想像》
周振華《我和父親的那段歲月》安然《哲學課》 韓小蕙《德國的人》張成起《一把轉椅的訴說》 林淵液《黑白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