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lao zhao pian) 老:舊、時間很長的意思,老照片就是很長時間以前的照片。人們常說的老照片,國際上大體是指在1953年之前擴印的照片,因為這之前的照片感光層中含有較多的金屬成分,色調也比較豐富;而1953年之後,大部分相紙中加了螢光增白劑,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來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層次感。

基本信息

分類

老照片老照片
1.從攝影術傳入中國開始到民國建立之前的晚清照片。
攝影術在1839年由法國人正式發明後沒有幾年便傳入中國。而中國大規模的攝影活動則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正式開始,所以1850年到1911年之間拍攝印製的照片是中國第一批老照片,雖然由於攝影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其間拍攝的作品主要是人的肖像,風景、民俗較少。
早期很多是玻璃濕版所印蛋白照片,一般經過手工上色。雖然現在來看清晰度不是很高,但因為這批照片存量少,因此成為國內和國際收藏人士首先追逐的珍品。如EBAY 拍賣網上一張1870年左右的前門蛋白照片(24X16CM)賣到了305美元;上面提到的2004年嘉德春拍,有關上海和武漢風情的36張照片集,估價8000—9000元,只所以成交價達到了93500元,每張近3000元,就是因為是蛋白照片,印製早的緣故;而2005華辰秋拍中,一套(五張)1870年左右上海的晚清記實蛋白照片(25X21CM左右),由當時在上海的英國人威廉.桑德斯所開的森泰像館所拍攝(雖然華辰公司並不知道,標為佚名),成交價達到了41800元,平均價每張8000元,可謂一路攀升。在目前中國的古董市場中,蛋白照片十分少見,尤其是一些風景、民俗照。
2.從民國建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間的作品。
也就是從1912年到1949年,可以叫民國作品。由於技術的發展,這其間攝影題材豐富了,攝影者也更加深入生活,存世照片總體數量增大,整體價值要低於晚清作品,但這其間一些新的攝影形式如全景照,藝術照,以及照片圖冊等的價值依然很大。2004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民國時期天津大資本家王文典的一組生活照也創下了中國內地照片拍賣最高價19.8萬元。
這兩類照片,從總體民間存量來看,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持續的社會動盪和一九六六年的“破四舊”運動,對攝影作品保存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尤其是晚清照片目前存量很少,品相也比較差;民國作品相對多一些,尤其是一些家庭照片,保存相對完好。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西方人也獲得了在中國境內任意旅行的特權,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大量外國人來到中國,他們回國時也帶走了大量照片,保存至今品相完好的照片數目也相當龐大,不少照片這兩年開始回流。
對於西方的拍賣網來說,按照收藏品拍賣的照片也大都是指1950年以前拍攝和印製的攝影原作(ORIGINAL PRINT),一般來說,攝影原作是指拍攝完畢和印製時間相差在五年之內的作品。目前EBAY 網上每天拍賣的照片有幾萬張,有關中國的照片大概在200張左右,有時也會有一些照片貼冊,這其中,絕大部分為民國時期照片。總體來說,中國的攝影原作存世量較少,價格也相對較高,尤其是中國近幾年經濟的崛起,也讓更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中國的歷史,國際上中國老照片的收藏者也不斷增多。

老照片收藏

老照片收藏,根柢在文化記憶與人文情懷。而在發達的電子時代、快速的社會節奏中,老照片收藏日趨熱門。一代歌后周璇的一套照片可以賣到200多萬元,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考察工作組照以400餘萬元落槌,而美國攝影家愛德華·斯泰肯一張100年前的《池塘月光》,能以1790萬元成交……老照片已經深深打上了商品屬性,並漸漸成為收藏市場新貴。
資料顯示,從2003年中國嘉德的秋季拍賣會開始,兩張估價1000元的上海外灘景色的全景照片,最終以不可思議的14.85萬元成交,這引起了中國拍賣界和收藏界對老照片收藏的注意,自那開始,老照片在國內拍場已經走過了十多個春秋。而拍賣紀錄也不斷刷新,例如2011年,華辰秋拍影像專場中,一代歌后周璇的一套老照片“影像中的人生”以218.5萬元創下國內影像拍賣的最高紀錄,此前老照片的成交價格沒有超過百萬元。而2012年,中國嘉德秋拍古籍善本專場落錘的“梁思成、林徽因等攝中國營造學社考察古建築照片集”更以402.5萬元刷新老照片單筆成交價的歷史紀錄。
嘉興藏家龐藝影表示,目前世界上最值錢的照片,是一張100年前的《池塘月光》,它的作者是美國攝影家愛德華·斯泰肯,這個世界紀錄是在2006年2月14日紐約索思比拍賣行誕生的,價值2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90萬元。
隨著拍賣行的相繼介入,老照片價格扶搖直上。隨著老照片收藏群體的壯大,收藏門類也日益豐富,有以年代劃分的,例如晚清時期,民國北洋軍閥時期、抗戰時期等,而從題材分的則有人物類、風景建築類等,也有按照地域劃分的,例如老北京、天津、廈門等,還有按照攝影師來劃分,例如廣州的賴阿芳,北京的約翰·湯姆森,托馬斯·查爾德等。然而,雖然類別劃分非常細,但也有不少具有普及性價值的老照片。
西藏早期的影像,由於量非常少,所以幾乎老照片的藏家都想收藏,另外,還有北京的早期影像(19世紀中期)也比較少,因為早期能進入北京的外國人畢竟有限,所以這個時期老北京的照片也是非常受追捧的。第三個就是早期(19世紀中期)的攝影師的作品,那個年代的攝影師不多,有一些名氣也很大,所以,只要出自於那個年代的攝影師的作品,都會受到一定的追捧,比如托馬斯·查爾德是較少拍過圓明園燒毀之後的攝影師之一,而且他幾乎是最早拍圓明園被燒毀之後的情況,所以他的那組照片就非常珍貴了。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老照片收藏行業日趨成熟,專業的拍賣公司紛紛介入,老照片的拍賣專場相繼推出,例如北京華辰拍賣、泰和嘉成、歌德拍賣都有過影像拍賣的專場。另一方面,收藏的群體也在擴大,以前主要是個人收藏,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博系統也慢慢進入,例如上海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還有部分基金、企業開始介入,並建立自己的影像博物館,這樣整個收藏的群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十幾年前零散的狀態有了質的改變。在深度方面,研究的力度也在加大,書籍出版、展覽舉辦都陸續增多。
隨著老照片的市場走好,相應的造假行為也日益增多。他表示,初入門的藏友通常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辨別:第一,紙基厚薄。年代越早越細軟單薄,由於造紙術的進步,後期紙基越來越堅挺密實,甚至彈指有聲;第二,圖像細節。由於早期的攝影機多為大畫幅,定焦鏡頭,成像不但銳度高,影調細節也非常豐富,如果通過現代掃描和翻拍沖印出來的照片,很多細節會被“忽略”,圖像模糊呆滯。

保存教程

為了不讓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記錄消失,老照片應該儘早數位化保存。
一旦殘破到無法修復的時候,這個損失不是金錢能買回來的東西。
現在介紹兩種老照片數位化保存的教程:
1、推薦用掃瞄器掃描老照片最好。家裡自己有電腦和掃瞄器,就可以把老照片掃描到電腦里,重要一點是記得要把掃瞄器軟體里的解析度設定到1200左右解析度進行掃描,太大也沒必要,掃描好的圖片格式為.jpg即可,這個格式的圖片檔案最小,質量最好。
2、其次可以用數位相機翻拍,不過必須高端點的相機,比如影樓里的單眼相機,最重要是不能拍變形了。
還有相機的清晰度,沒什麼數碼雜點。拍攝時候調到高像素1200解析度左右,或者以上、調到微距檔拍攝(就是近拍檔),找個光線好的地方,將老照片放在沒有你影子遮擋的的地方進行翻拍,不要打閃光(閃光會使翻拍出來的照片產生暈光)。

修復

老照片修復圖冊老照片修復圖冊
照片修復這項技術的誕生,電腦軟體功能的日益成熟,在數位化圖像處理的一些軟體帶動下,老照片修復技術已經進入無所不能,創造奇蹟的時代。老照片修復技術也從當初只能簡單的修復下,照片的裂紋,小破損修復,到老照片大破損的修復,褪色的恢復,照片紋理的修復,再到今天能讓大面積破損,模糊不清的黑白老照片,恢復到高清晰彩色的照片。這項技術已廣受大眾喜愛,很多人把修復好的老照片送給老人、親朋好友當禮物,老照片修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成藏品

第一,老照片具有真實記錄歷史,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文獻史料價值。
蔣中正老照片蔣中正老照片

第二,老照片還能反映出攝影發展史的進程。隨著攝影史的發展,照片的載體也逐漸發生變化。
第三,隨著攝影的普及,有攝影體驗,不少人正是因為自己的攝影體驗轉而對攝影的歷史感興趣,進而也會對攝影發展過程感興趣。
第四,老照片內隱含的藝術價值給人視覺享受,它也是一項視覺的藝術。

價值鑑定

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
按時間劃分,年代越久遠的照片其存世量就越少,價值自然就越高。以圓明園建築景觀照片為例,1900年以前,完整的建築群照片目前沒有發現,如果真存在,其價值不可估量。目前清末原版老照片每張價位一般在1000-2000元不等。
題材越重大越生動價值越高
由於老照片是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是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時事,因而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價值就越高。中國書店舉辦的98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的拍品中,有一冊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倉糧驗米照片,這本冊子裡共收錄了當時驗米照片8幅,並配有灑金紙楷書文字說明,一圖一文,實為難得的史學資料,原始估價竟達8000-1萬元。
名館名家拍攝的名人照片價值高
名館名家拍攝的照片,其存世量本來就很少,若拍攝對象是名人則價值更高。中國早期攝影界湧現了郎靜山、吳中行、吳寅伯、劉半農等眾多名家,他們造詣精深,善於將西洋攝影技法與中華文化相結合,他們拍攝的照片價值就高許多。很多照片如果能夠保留到現在再拿出來拍賣,價格恐怕要翻兩番也不止。
尺寸越大價值越高
由於早期照相技術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沖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故留存下來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就更顯得珍貴了。民國時期10英寸左右的照片價位應在300-500元之間;20英寸以上的照片因量少則價位較高,一般每張在1000-2000元之間;若是尺寸很小的普通家庭老照片則價值不高,售價一般在50-70元左右。

識別

根據古玩市場已見的老照片偽品來分析,作偽手段還不算高明。這是因為老照片雖說升值快,但與書畫、陶瓷、玉器等相比,價位還不算很高,作偽者還沒有花費過多的精力去刻意偽造。因此,古玩市場上的老照片偽品難識別,如常見的《誥命夫人》老照片,就是作偽者從發表於雜誌上的精印作品翻拍的,並在翻拍照片上方加了一排“曹宅老夫人百齡留念、光緒××年攝”字款後裝入老式鏡框內蒙人的,另有幾幅清末女子肖像(小腳女人)的老照片更是偽品泛濫。常見的老照片偽品主要有:

印刷做舊

作偽者將精緻的印刷品做舊,放入鏡框中或裝成冊頁出售。這類偽品多用明信片來加工,比較容易辨別,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就可辯認。

翻拍做舊

將原作品和印刷品翻拍後再做舊,冒充老照片出售,有些偽品還特意用舊相紙洗印。照片做舊方法有用茶水浸泡、用化學方法調成棕色以及採用定影不足等手段來模仿舊照片的樣色。但具備攝影暗房工藝知識的人可以從中看出破綻,真品老照片泛黃,是因為年代久遠,日曬光照的結果,其正反面為自然泛黃。而偽品的黃色是採用藥水浸泡和人工塗刷的,有漬斑,不均勻。

照片翻拍

翻拍後再用彩色紙洗印,得出與原作一樣的色調與形態。一些資深作偽者還要將彩色紙膜揭下,另裱在一張老舊硬卡上冒充原作出售。用這種方法作偽,如不細辨,有時會使人上當,辨別方法可看照片上的舊劃痕。老照片上有微小的劃痕,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的深淺不一、方向不規則的細小劃痕、摺痕或裂紋。偽品儘管做舊發黃,但照片上無痕無紋。

底片重印

印製後再進行做舊處理。此類照片本身技術素質較高,雖是偽品,其實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只不過不是當年原物,在價值上已大打折扣,且重新印製照片的相紙儘管做舊後,但總留有痕跡。真正的老照片自然用老相紙,如果1900年拍攝照片,使用的卻是1990年出產的相紙,那就屬於偽品。

攝影分類導航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位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攝影師攝影家攝影書籍攝影組織
攝影術語攝影器材攝影獎項攝影比賽
攝影作品攝影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