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

甲亢在病情沒有被控制的情況下,由於一些應激的激發因素,使甲亢病情突然加重,出現了嚴重的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狀態,醫學上叫做甲狀腺危象,或簡單稱作甲亢危象。本病是甲狀腺毒症病情的極度增重並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合併症,本病不常見,但病死率很高。

基本信息

發病原因

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

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發生在服碘6個月後也可發生在服碘1~2個月後,高峰為1~3個月。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甲亢危象的機制未能肯定。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往往發生在下列4種情況:①碘缺乏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大量補碘後;

②非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的病人;

③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病人,有功能自主高功能甲狀腺腺瘤或既往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

④少數無甲狀腺疾病史的病人。老年人多發,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發生隱襲而不典型。易被漏診。當存在感染、應激因素時,易誘發甲亢危象,應值得注意。

誘發因素

多數甲亢危象發生有一定誘發因素,其中主要是應激刺激如急性感染、精神刺激、外傷手術、急性心肌(或其他內臟)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碘放射治療甲亢及手術擠壓甲狀腺也是常見誘發因素之一。

主要機制

甲亢危象確切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大量甲狀腺激素釋放至循環血中,一部分甲亢患者服用大量甲狀腺激素可產生危象;甲狀腺手術、不適當的停用碘劑以及放射性碘治療後,患者血中的甲狀腺激素升高,引起甲亢危象,這些均支持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大量甲狀腺激素驟然釋放入血所致。

2.血中游離甲狀腺激素增加感染、甲狀腺以外其他部位的手術等應激,可使血中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濃度減少,與其結合的甲狀腺激素解離,血中游離甲狀腺激素增多,這可以解釋部分甲亢危象病人的發病。

3.機體對甲狀腺激素反應的改變。由於某些因素的影響,使甲亢患者各系統的臟器及周圍組織對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適應能力減低,由於此種失代償而引起危象臨床上見到危象時有多系統的功能衰竭,血中甲狀腺激素可不升高,以及在一些患者死後屍檢時所見無特殊病理改變等,均支持這種看法。

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

4.腎上腺素能的活力增加。於動物實驗或給甲亢患者作交感神經阻斷,或服用抗交感神經或β-腎上腺素能阻斷藥,均可使甲亢的症狀得到改善,說明甲亢的許多表現是由於患者血中甲狀腺激素增多,使兒茶酚胺的作用增強所致甲亢危象所以產熱過多是由於脂肪分解加重,甲狀腺激素可直接或通過增加兒茶酚胺使脂肪分解。甲亢危象患者採用β-腎上腺素能阻斷藥,血中增高的游離脂肪酸水平可迅速下降,甲亢危象的臨床徵象同時好轉。

5.甲狀腺素在肝中清除降低。手術前後和其他的非甲狀腺疾病的存在進食熱量的減少,均可引起T4清除減少有報導感染時常伴發50%以上的T4清除減少這些都能使血中的甲狀腺素含量增加。

以上列舉的原因,可解釋部分甲亢危象的發生,但不能概括全部發生機制,故可認為甲亢危象的發生並非單一的原因所致,而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

臨床表現

1.典型的甲亢危象

(1)高熱體溫急驟升高,高熱常在39℃以上,大汗淋漓,皮膚潮紅,繼而可汗閉,皮膚蒼白和脫水。高熱是甲亢危象的特徵表現,是與重症甲亢的重要鑑別點。使用一般解熱措施無效。

(2)心血管系統脈壓差明顯增大,心率顯著增快,超過160次/分。患者易出現各種快速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縮,房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及持續性心房顫動,其中以期前收縮及心房顫動為多見。另外心臟增大甚至發生心力衰竭也較常見。如果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心音減弱及心率慢,說明患者心血管處於嚴重失代償狀態,預示已發生心源性休克。不少老年人僅有心臟異常尤以心律失常為突出表現。

(3)消化系統食慾極差。噁心、嘔吐頻繁、腹痛、腹瀉明顯。有些老年人以消化系症狀為突出表現。

(4)中樞神經系統精神神經障礙、焦慮、煩躁、精神變態、嗜睡,最後陷入昏迷。

2.先兆危象

由於危象期死亡率很高,常死於休克、心力衰竭,為及時搶救病人臨床提出危象前期或先兆危象的診斷先兆危象是指:①體溫在38℃~39℃之間;②心率在120~159次/分,也可有心律不齊;③食欲不振,噁心,大便次數增多,多汗;④焦慮、煩躁不安,危象預感。

3.不典型甲亢危象

不典型甲亢或原有全身衰竭、惡液質的患者。危象發生時常無上述典型表現,可只有下列某一系統表現,例如:

(1)心血管系統:心房纖顫等嚴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2)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瀉、黃疸。

(3)精神神經系統:精神病或淡漠、木僵、極度衰弱、嗜睡反應遲鈍。昏迷,反應低下。

(4)體溫過低,皮膚乾燥無汗。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⑴全身支持療法:靜脈輸液——保證水解質和酸鹼平衡。給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有心力衰竭時需注意補液速度及補鈉量。並需套用強心劑肝功能受損及黃疸時套用保肝藥給氧,必要時進行輔助呼吸。

⑵積極治療誘發因素:有感染時,套用足量有效抗生素,並應預防二重感染。

⑶退熱鎮靜:患者處於涼爽通風環境中,積極物理降溫,如冰袋、酒精擦浴等對於神志清醒的患者必要時可採用人工冬眠。國外文獻報導可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熱劑降溫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水楊酸類退熱劑降溫,因為此類藥均可使血中游離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且與甲狀腺激素有協同作用。鎮靜積極採用各種鎮靜劑,視個體反應每2~4小時交替使用下列鎮靜藥1次,如地西泮(安定),巴比妥及異丙嗪(非那根)等。如使用鎮靜藥後病人由興奮煩躁轉為安靜說明鎮靜藥物用量較合適。

⑷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甲亢危象時腎上腺皮質功能相對不足,而且腎上腺皮質激素尚能抑制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及抑制周圍組織將T4轉化為T3,因此套用糖皮質激素可改善甲亢危象患者的病情危象對糖皮質激素需要量增加,其有抗高熱抗毒素反映、抗休克等作用的。尤其有高熱虛脫或休克的病人更應使用糖皮質類激素。一般採用氫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5~30mg,溶於5%葡萄糖鹽水或10%葡萄糖液1000ml中靜脈滴注。

⑸積極防止併發症及監護重要臟器功能,在搶救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發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及肝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並予積極處理。

⑹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抑制甲狀腺素生物合成,可選擇咪唑類或硫脲類。咪唑類可選擇甲巰咪唑(賽治),劑量20mg,3次/d口服。硫脲類可首選丙硫氧嘧啶200mg,3次/d口服。待症狀減輕後改為一般治療劑量。

康復治療

甲亢危象經上述療,一般在24~48h可有臨床改善,36~72h明顯好轉,恢復多在1周左右緩解。開始治療後最初3天,是搶救的關鍵時刻。危象恢復後,碘及皮質激素可逐漸減量抗甲狀腺藥物恢復常規治療劑量。甲亢危象患者在脫離危險後應採用正規治療甲亢措施以有效地控制甲亢的病情。避免各種誘發甲亢危象因素。

預防措施

⑴早期診斷,合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不要突然中斷抗甲狀腺藥物或驟減劑量。不要突然停用心得安,否則會引起“反跳”而誘發甲亢危象。儘量避免誘發甲亢危象的各種因素,不要按壓甲狀腺,避免精神刺激。當患者處於感染及應激狀況下應積極治療感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有危象早期表現即應按危象處理。

⑵甲狀腺手術前應滿意控制甲亢症狀:手術前應先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滿意控制甲亢症狀,然後於手術前2周左右加服盧戈氏液。同時再加服心得安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術前準備方法,但術後應連續服心得安5~7天,以免發生反跳現象或可能誘發甲亢危象。心得安與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有抬抗作用,術前和術中應避免同時使用。對心肌有抑制的麻醉劑如氟烷亦應禁止使用。手術操作要輕柔,不要過分擠壓甲狀腺。術後可補充適量的糖皮質激素,術後兩天內要密切觀察病情,並做好應急搶救措施。

⑶非甲狀腺手術前準備:作其他手術前均應常規檢查甲狀腺,並詢問有關病史,以了解有無甲亢的可能性。如有甲亢,非甲狀腺手術應在甲亢控制後擇期進行,因為甲亢患者對其他非甲狀腺手術耐受性亦較差。對某些有可能分泌類似TSH活性引起的繼發性甲亢疾病,如睪丸胚胎性癌、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卵巢腫瘤、支氣管肺癌等,在手術前亦應鑑定有無甲亢之存在。

⑷即便不是甲亢而行甲狀腺手術者,術前也要充分了解有無甲亢病史和症狀。因為甲狀腺腺瘤、地方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等都可能合併甲亢,而且往往不典型,術前準備不夠,也會發生甲亢危象。

⑸對甲亢症狀嚴重或甲狀腺腫大明顯的患者,如果決定採用131碘治療,要先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待甲亢症狀改善後再行放射性131碘治療。在放療後2周內應嚴密觀察病情,有無甲亢危象的預兆出現。

注意事項

避免患者受到精神刺激

甲亢會造成患者的神經系統異常症狀,如暴躁易怒、敏感多疑等,患者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與人發生爭吵,情緒很容易激動。對於患者的這一病態,家人應給予理解和安慰,儘量避免患者受到不良環境和惡性言語的刺激,以免導致甲亢病情的加重,這是家庭護理的要點之一。

協助患者按醫囑服藥

甲亢患者在治療中切忌隨意停藥或改變藥量,否則就會造成病情加重或久治不愈的不良後果。所以家庭護理的另一個要點就是協助患者堅持不懈地按醫囑服藥,這是保證療效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給予患者合理飲食

甲亢患者的合理飲食原則與正常人有所不同,因為患者是處於代謝亢奮的狀態下。所以應給予三高飲食,即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以保證患者必要的營養補給。另外,要讓患者多喝白開水,保證機體充足的水分供給,切忌飲用濃茶和咖啡等飲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