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泉

翟泉是一個多義詞,既指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的一泉,又是古代名人。

地名翟泉

翟泉,在漢魏故城遺址上,今屬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翟泉古來有之,《水經注》中亦有記載,洛陽故城中有翟泉,《水經注》說“亦作狄泉”,即其一證。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七(僖二十九年,盡三十二年,夏,六月,會王人晉人、宋人、齊人、陳人、蔡人、秦人,盟於翟泉。(翟泉,今洛陽城內大倉西南池水也。即其二證。
村東本有一阿斗冢,據說,上世紀60年代,劉禪墓(劉禪小名阿斗)還有高7米、直徑15米的大冢,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村北有金鏞城遺址,這是魏明帝曹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鄴城西北部築銅雀台等“三台”(見鄴城遺址)的經驗而建的。據勘探﹐金鏞城南北約1080米﹐東西約250米﹐分隔為三部分﹐平面呈“目”字形,各有門道相通。《洛陽伽藍記》描繪其“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它實際上是軍事性的城堡﹐由於北依邙山﹐地勢高亢﹐可俯瞰洛陽全城﹐具有至高點的作用﹐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的洛陽爭奪戰中﹐是雙方必爭之地﹐當時稱為“洛陽壘”。當然,現在只是平地一塊。
村南有千年古剎——白馬寺,有殘破的土築古城牆,村北是素有“無臥牛之地”的北邙嶺,上面冢陵散布。方圓數十公里內,往南有關帝廟、龍門石窟,往北有王鐸故居、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往東有商城遺址、金龍寺,往西有隋唐城遺址,周王城遺址等等,可謂名勝眾多,歷史悠久。

古代名人翟泉

年代:清乾隆至嘉慶年間。
字在山,自號清客,歸善(今廣東惠陽)人。性傲岸,不鶩榮進。工詩、畫。詩宗陸游,畫則得諸名山水者為多。年輕時曾飽覽粵地羅浮、西樵、頂湖、白雲諸勝,登陟殆遍。以其,名山秀水入畫。傳世有惠州《西湖八景圖》。晚歸鶴峰,臥翟夫子舍,非高潔者不接見。惠州知府伊秉綬(1754-1815)非常賞識,評其詩畫“謂卓然成家”。卒年七十餘。《惠州府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