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進一步加強全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三)學習教育機制。 (四)師德考評機制。 (七)師德監督機制。

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縣人民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現將縣教育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縣老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習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九年四月十八日
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進一步加強全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高人民民眾對教育的滿意度,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創建人民滿意的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解決我縣教師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加強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努力建設一支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時間:2009年4月至12月,活動分組織學習、評議反思、整改提高三個階段進行,此活動由教育局黨委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一)組織學習階段(2009年4-5月)。
1、學習內容。一是組織教職工系統地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師德規範有關檔案,努力提高教職工政治思想覺悟和職業道德水平;二是組織學習法律法規,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教職工法制意識;三是學習師德先進人物事跡,教育廣大教師依法執教、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模範遵守師德規範。
2、學習要求。一是按照規定的學習內容認真蒐集學習資料,整理後印發各學校,採取有效措施,認真組織學習;二是各單位學習資料、會議記錄、學習筆記及心得體會等相關資料要整理歸檔;三是教育局要加大對學習情況的檢查督促,並將學習情況納入年度考核。
(二)評議反思階段(2009年6-7月)。
1、進行師德失范行為排查。各單位要對本單位教職工中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的排查,對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排查,對發現的苗頭及時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上報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2、開展學生評教、家長評教、社會評教活動,多方徵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各單位要邀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廣大民眾,採取個別訪談方式,召開學生、家長等各種代表徵求意見座談會,發放師德調查問卷和徵求意見表,設立徵求意見箱等多種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評議工作,廣泛徵求意見,藉助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開展面對面的評議。並將徵求到的意見如實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也要主動徵求和聽取各方面意見。
3、開展教師評領導、領導評教師和教師之間互評活動。
教師之間、校長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和教師與校長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要廣泛地進行交心談心,溝通思想,相互提醒。通過各方評、領導點、查找師德師風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好師德建設專題會。每個教師要撰寫師德分析材料,查找問題分析材料要在1000字以上,逐個進行對照檢,教師之間進行相互評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4、反饋意見,查找根源,提出解決辦法。學校要向每個教職工反饋徵求到的意見,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教師提高認識,找準問題存在的根源,提出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整改提高階段(2009年8-12月)。
評議整改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要把是否解決了社會、家長、學生反映強烈、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突出問題和社會、家長、學生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師德大整頓教育活動成效的重要標誌。在整改階段,各校要堅持邊整邊改。
1、制定單位及個人整改方案。對教師、學生、家長反映的問題要認真進行梳理,針對徵求到的意見、自我查找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學校、教師要分別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重點,確定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
2、切實進行整改。各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師德師風建設中普遍性問題,提出對教師行為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強制定和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努力探索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創新,逐步形成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
三、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工作措施
(一)強化責任機制。
領導重視是建立師德師風教育長效機制的前提。一是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師德師風教育,要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工作的議事日程,納入到管理目標中來,並建立相應的領導責任制;二是要有管理工作機構,對師德建設工作進行有效管理。要定期召開師德建設工作會議,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對師德建設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和考核;三要注意進一步完善師德師風建設有關規章制度,使之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四是教育局要制定師德考核細則並將師德師風建設重視程度納入年終考核。
(二)評價導向機制。
樹立教師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師德師風教育長效機制的核心,營造教書與育人的校園文化是建立師德師風教育長效機制的著力點,教育局和各學校要認真研究師德師風評價標準,結合實際擬定具體、可操作的師德行為考核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要具有導向性,一是評價目標要明確,要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為核心;二是評價內容要全面。要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教育法律法規及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等為依據,且評價內容要全面;三是評價標準要科學,要引導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者,引導教師成為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引導教師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引導教師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和示範者。
(三)學習教育機制。
加強對教職工愛國守法思想教育,要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教職工,即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建立健全管理培訓機制,各學校要依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相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研究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教師管理制度,明確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規範要求,把教師管理納入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嚴把教師“入口關”,加大對新聘教師和申請教師資格人員政治思想品德的審查力度。教師上崗前必須進行系統的專項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師德培訓不合格不能上崗。實行教師崗前宣誓制度,建立新教師服務期制度。
(四)師德考評機制。
每年對縣屬學校、各鄉鎮(區)中學和中心國小進行師德師風考核,教師的師德師風考核由各學校負責,考核方式採取家長評價、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領導評價等無記名投票形式,對教師及學校進行科學評價和考核,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記入《師德鑑定表》,考核結果納入學校對個人的綜合考核。
(五)表彰獎勵機制。
每年對教職工進行師德師風教育並發現和樹立典型,每年對師德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每年開展評教活動,組織學生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存檔,特別突出的送電視台報導,以促進形成爭做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良好氛圍。
(六)創新激勵機制。
將受表彰先進單位或個人材料由教育局印發所屬單位學習,對創新價值高的論文、方案或案例進行評選表彰,為教職工晉升職稱和各單位經驗交流提供平台。
(七)師德監督機制。
各校要成立家長委員會、設立意見箱、開通師德師風熱線電話,為學生、家長、社會提供師德師風問題投訴平台。聘請校外師德師風監督員,定期召開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對於師德方面出現問題的學校,實行跟蹤糾治整改,並視情節輕重追究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責任。
(八)全員育人機制。
各學校要把師德教育工作作為“沒有終點的工作”,常抓不懈,並建立健全全員育人機制,教職工人人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幫扶學生思想、學習、生活並形成制度,加強跟蹤調查管理,使每位教師真正做到教書與育人並重,以加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避免花架子,使師德建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教師,把師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具體化、規範化,使之成為全體教師普遍認同的行為準則,並自覺按照師德規範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職責。教育局要制發試題在學年內不定期抽查學校工作開展情況,在學生中進行測試,讓學生評價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
(九)人文關懷機制。
在業務上幫助教師。要加大教育投入,最佳化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為教師鑽研業務提供必要的條件,努力改善教師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還要注重拓寬教師業務培訓的途徑和方式,選送教師到高等院校學習、進修,鼓勵教師在職攻讀學位以及開展各類學術交流等。
在生活上關心教師。關注教師的利益需求,關心、理解、體貼教師,切實解決他們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把思想道德建設寓於多做實事之中,通過細心、周到的工作,為教師創造“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氛圍;聘請專業人員通過講座的形式,提高其心理素質,培養其對挫折的自我調節和耐受力,使教師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
在政治上關注教師。要不斷加強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學校工會、教代會的作用,實現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要建立科學民主的校內管理體制,發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學校在制定有關教師的切身利益的政策時不能以個別領導人的意志為轉移,要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
(十)師德追究機制。
師德師風年度目標考核由教育局負責,考核不合格單位,其師德建設分值按零分計算,當年不得評選先進單位並予通報批評,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已經取得先進單位稱號,但整改達不到要求的,取消其稱號;認真執行評先評優與職稱評聘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凡師德考核達不到合格以上等次的單位和個人,當年一律不得評先評優,個人不得晉升上一級教師職務;單位教職工中出現師德失范事件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追究單位相關人員責任直至紀律處分。
四、工作要求
(一)學習要與工作相結合。一是要與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相結合;二是要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相結合;三是要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四是要與學習身邊先進事跡相結合。
(二)學習要形式多樣,務求實效,不得走過場搞形式。各學校要從實際出發,以舉辦師德教育講座、師德師風論壇、師德師風專題討論等各種形式,適時組織集中學習和討論,交流學習心得體會,教育局要做好跟蹤調查。
在學習階段集中學習不少於30學時,要求作好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讀書筆記學校領導不少於5000字,教職工不少於3000字,並記入教師繼續教育檔案。5月底,縣屬各學校、各鄉鎮(區)中學要逐層遴選,上報縣教育局10篇高質量的學習心得或師德論文。縣教育局要將學習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年終單位及個人工作考核。
(三)評議反思要深刻。教育局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對廣大教師提出的“四點希望”,按照科學發展觀、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時期教師師德修養等要求,聯繫本單位和個人實際進行檢查對照和自我反思,認真查找學校和教師個人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認真組織自查自糾自改活動,在此基礎上每所學校寫出自查自評報告,每個教師寫出自查小結,深刻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其危害性,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同時提出今後的整改意見。
(四)要認真寫出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工作總結,並將整改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師德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報送教育局。教育局要對各鄉鎮(區)和縣屬各學校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各階段進行檢查、評估驗收,並注意發現師德建設中的新思路、新舉措及先進典型。對師德教育活動中湧現的師德建設的經驗和制度要及時交流推廣;對突出的師德先進典型要大力宣傳和表彰;對師德行為不規範,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要加強教育。
(五)要緊密結合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及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堅持以典型引路,用評議促黨建,精心組織,認真實施。
(六)要加強過程督查工作,強化監督措施。教育局和各鄉鎮(區)要加強對各學校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全過程的督查,建立督查制度,制定督查辦法,層層抓落實。縣教育局要成立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督查組,採取明察暗訪的形式深入學校進行督查,並及時將督查情況通報全縣,推廣經驗,宣傳先進。
五、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全縣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的領導,縣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
組 長:苟明利(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王茂佳(縣教育局局長)
何建新(縣監察局局長)
許立新(縣人勞社保局局長)
施懷祥(縣總工會黨組書記)
李玉蘭(縣婦聯主席)
劉 峰(團縣委書記)
成 員:由教育局、監察局、人勞社保局、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抽人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負責組織、協調、宣傳、調度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了解掌握每個階段活動開展情況及社會各界的反饋,督查各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開展。負責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各個階段的宣傳報導、師德標兵事跡的宣傳和師德典型的推廣。負責來信來訪,調查學校違反師德行為的人員,並對違規違紀進行處理。
辦公室主任:王茂佳
辦公室副主任:張松梅、何 勇、袁仁遠、周 偉
辦公室成員:袁小明、袁代平、李明南、袁 江、張曉寧、方思志、胡 華、周亞蘭、羅 坤
縣教育局要把師德建設作為事關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納入教育事業總體規劃,加強領導,切實做到制度落實、組織落實、任務落實。公安、工商、文廣等有關部門要加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師生安全、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為,團縣委、縣婦聯、工會、關工委等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切實維護中國小師生的合法權益,努力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進我縣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