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少波

個人經歷從警12年來,翁少波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心中想著百姓,一切為了百姓,付出了努力,得到了轄區民眾的愛戴。 2012年1月,在分局戶政部門的社區民警錄入信息數量統計中,翁少波的出租房屋、暫住人口、寄住人口排名第一,個人錄入數量甚至比一個所的數量還多。 2012年春節前夕,翁少波同志手持擴音喇叭,在早市上宣傳民眾,提醒大家防騙防盜,受到了民眾的稱讚。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翁少波,男,1960年3月出生,現任遼寧省阜新市公安局太平公安分局建設派出所社區民警。

個人經歷

從警12年來,翁少波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心中想著百姓,一切為了百姓,付出了努力,得到了轄區民眾的愛戴。特別是在撫殘助困工作中,翁少波對殘疾人不嫌不棄、視為親人,為盲人當“眼睛”,給殘疾人送去了家人般的溫暖。

人物事跡

一、主動照顧殘障人員,細節中顯真情
 翁少波管轄的社區有一座“盲人樓”,他把樓里的殘障人員視為親人,主動照顧他們的生活,堅持不懈地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買糧買菜、理髮、讀報、清除垃圾,給他們送生活用品,打掃衛生,修理院牆,清理路障,為解決盲人看不見時間的問題,他自己花錢給盲人買來了電子語音報時表,給盲人送去盲杖、收音機等。多年來,他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的工作要求,以人民滿意為標準,進一步密切了警民關係,與人民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2012年遼寧省警民春節聯歡晚會上,省廳領導專門把在盲人樓工作的翁少波等五任管片民警和盲人樓居民代表李鐵山請到了現場,與觀眾朋友見面,演繹了一幕真摯的警民魚水深情,將晚會推向了高潮。根據太平分局建設派出所32年照顧盲人民眾的事跡而改編的音樂快板《忠誠為民譜新篇》也在晚會上演出。

轄區居民腦癱患者侯志斌常年臥床不起,因為沒有身份證,無法辦理住院及低保手續。2011年10月11日,翁少波攜相機到其家給侯志斌照相,採集圖像信息,為他辦理了身份證。2011年國慶節期間他和派出所領導為無雙腳的殘疾人張麗送去了豆油、水果等慰問品。盲人李鐵山去醫院看病、去領取暖費都願意讓翁少波帶他去。2009年的一天,管區某居民從南京打來電話,說身份證丟失,在南京機場無法登機,請片警翁少波為其辦理身份證明手續,翁少波接到電話後,急民眾之所急,辦好證明後又找傳真機傳過去,幫民眾解決了登機之急。2011年11月的一天,管區居民李宏,從浙江諸暨打來電話,稱工作忙無法回來辦理戶口遷移手續,請片警翁少波幫忙辦理,翁少波接到電話後二話沒說,就為遠在浙江的李宏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並用特快專遞寄到浙江諸暨。

為困難民眾服務,他不局限於自己的管區,他心裡有一本所內困難民眾的明細賬。一件件小事,彰顯了翁少波同志深厚的愛民情懷。

二、創新採集信息方法,工作中見實效
在社區民警的日常工作,最難的是出租房屋和暫住人口信息的採集。在工作中,他緊緊的抓住了信息社這個關鍵點,給信息社業主開會,要求他們每介紹成一個出租房屋,都要相應的填一個《租借房屋登記表》,他把這個表事先就放到信息社,不定時去取。他的管區裡有8個信息社,大的是一個臨街門點房,小一點的就是個煤棚,但就是這樣簡陋的條件,也能承擔80%的房屋出租量。從信息社獲得了房屋出租的信息,有時候項目不全,需要打電話與房主核實,有的房主非常不情願把房屋出租的信息讓公安局掌握,有情緒但又不好發作,就遷怒於信息社,責怪信息社怎么把信息告訴公安局了,造成信息社業主有壓力,工作積極性不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在每個信息社張貼民警提示,告訴信息社張貼到醒目位置,掌握了出租房屋各類信息,又緩解了信息社與出租房主的矛盾。翁少波還把這條民警提示用手機簡訊群發的方式,發給出租房屋的房主,敦促房主到派出所登記,使主動來所的登記率比以前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2011年,翁少波除採集錄入了自己管區的533條出租房屋信息外,還給本所同志提供出租房屋信息上百條,給兄弟派出所提供出租房屋信息近百條。在錄入的出租房屋信息中,排查出逃犯一名。在日常工作中,他還與社區、物業建立了QQ聯繫,使信息得到及時傳遞。所有基礎信息他都是自己採集,自己錄入。2012年1月,在分局戶政部門的社區民警錄入信息數量統計中,翁少波的出租房屋、暫住人口、寄住人口排名第一,個人錄入數量甚至比一個所的數量還多。

副省長、公安廳長薛恆到建設派出所調研時,翁少波演示了出租房屋、暫住人口的錄入過程,薛省長對翁少波的社區民警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積極處理治安案件,行動感化家屬
翁少波的管區裡有個梁老太太,今年68歲了。她兒子在一起治安案件成了受害者,老人總擔心因不認識辦案民警而不會得到公平的處理,翁少波了解這個情況後,多次做雙方的工作,終於使這起治安案件成功調解,給梁老太太一個滿意的答覆,老人為此十分感激,逢人便說“警察好”、“共產黨好”。通過解決這件事,梁大媽一改往日的不相信警察的心理,積極向翁少波反映她認為不對勁的事,成為了治安積極分子,經她提供線索,成功的破獲3起盜竊機車案件。那年端午節前,梁大媽還給翁少波送來了10個鹹鴨蛋,這10枚鹹鴨蛋在他眼裡勝過一面大紅錦旗。

去年秋末冬初,翁少波和戰友們到阜蒙縣平安地鄉八樓子村去找一個治安案件當事人的父母。當走進當事人家裡一看,其父臥病在床,其母在地里收莊稼還未回來,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是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生活十分困難。聽說警察來到家裡,當事人的母親從地里回來了,當要求其到派出所辦手續時,她左翻右找竟然找不到一件可以穿著出門的像樣衣服,民警對此感觸很深。晚上九點以後回到家,翁少波和妻子說起了當天在農村見到的情況,妻子一下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找出了一包過冬的衣服,女兒聽說給困難戶找衣服,也把自己的紅毛衣奉獻出來。第二天,翁少波把衣物送去,當事人的母親做夢也沒有想到辦案警察竟然能送衣服給她,被感動的淚流滿面,當即表示回去後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絕不能讓他再乾違法的事了。

四、治安預報防範並舉,居民廣泛受益

翁少波作為社區民警,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園一樣來對待。他剛到派出所當社區民警時,怕民眾不認識他,就在腳踏車前面弄個小牌,上面寫上他的名字,寫上他的手機號,讓民眾有事方便找他,提高民眾“見我率”。社區民眾需要什麼、民警能夠提供什麼?他經常研究這個問題。他根據社區多發攀爬樓房鑽窗入室盜竊案件的實際情況,借鑑外地的成功經驗,向居民們提出了在陽台上安裝感應燈、風鈴等簡易器材,加強自防措施的防範建議,提高了居民的防範意識和防範水平,減少了類似案件的發生。根據街頭詐欺案發案較多的實際情況,及時寫出“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民警提示,提醒市民謹防“揀拾金飾品”詐欺、“有便宜貨賣”詐欺、利用假集郵冊詐欺等詐欺活動。針對高考後期“有指標直接錄取”等高考詐欺活動,及時寫出有針對性的民警提示張貼於社區當中,提醒市民切勿上當受騙。2012年春節前夕,翁少波同志手持擴音喇叭,在早市上宣傳民眾,提醒大家防騙防盜,受到了民眾的稱讚。

翁少波發動社區內的在家賦閒的老人成立巡邏隊,動員大家自己巡邏看自己家門,老人們非常願意配合,巡邏時既鍛鍊了身體,又看住了家門,變以前的“要我巡”為“我要巡”。一時間,樓前樓後,小區內外,到處是戴紅袖標的巡邏隊員,不用督促,不用檢查,老人們每天都自覺的上崗巡邏。使不法之徒望而生畏,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2011年7月,翁少波在處置一起自殺案件中,因為工作細緻耐心,警惕性高,甄別出自殺者系公安機關正在追捕的一名逃犯。

社會評價

翁少波是一個普通的社區民警,他為人民民眾的安寧而付出,為社會治安的安定而盡責,他不計個人得失,為人民民眾做好事、辦實事,營造社區和諧是他永恆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