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是指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2012年10月18日,為進一步宣傳展示天津市新農村建設成果,反映廣大農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由天津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委農工委、市農委、天津電視台主辦,天津電視台公共頻道承辦的2012“美麗鄉村”大型電視評選活動頒獎晚會在天津電視台演播大廳舉行。

基本信息

簡介

美麗鄉村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發展。要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財收入,進而更好地為民辦實事,帶領農民致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向更高層級邁進,真正成為惠民利民之舉。

概念提出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明確提出了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社會主義建設總布局。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抉擇,是在發展理念和發展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順應了人民民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當前的世情、國情。貧窮落後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麗中國,強大富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中國。只有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和諧發展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然而,要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美麗鄉村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2013年中央一號檔案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設“美麗鄉村”的奮鬥目標,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事實上,農村地域和農村人口占了中國的絕大部分,因此,要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加大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統籌做好城鄉協調發展、同步發展,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民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唯此,才能早日實現美麗中國的奮鬥目標。

發展歷程

美麗鄉村美麗鄉村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順利召開,會議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十一五”期間,全國很多省市按十六屆五中全會的要求,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目標,紛紛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畫並付之行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正式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畫,出台《建設“中國美麗鄉村”行動綱要》,提出10年左右時間,把安吉縣打造成為中國最美麗鄉村。

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來到進行城鄉一體化試點的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他說,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塗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醜。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

影響力

美麗鄉村美麗鄉村
“形象也是生產力”,一個縣域良好的形象,對於自身及其所在的地區,都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它不僅能折射出縣域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時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輻射力,成為擴大對外交往、吸引投資和遊人的“金字招牌”,是可以轉化為有形財富的巨大無形財富。正因為如此,國內許多發達縣域都非常注重形象品牌建設,非常注重開發利用形象品牌這筆無形資產,並取得了顯著效果。

安吉美麗鄉村創建五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自2008年創建以來,已建成中國美麗鄉村精品村150個、重點村14、特色村4個,創建覆蓋面已達到89.8%。安吉打造了一張響亮的國家級新名片,以“中國美麗鄉村”為總載體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得到一大批領導、專家的高度關注和肯定,品牌價值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質監總局把安吉縣作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示範縣;省委常委會把安吉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全省戰略全面推廣實施,使“中國美麗鄉村”成為繼“中國竹鄉”、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後的第三張名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