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1941年7月來中國參與抗日,陳納德接受國民政府的委託,前往美國招募飛行員,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從1941年底到1942年中歷時7個月的戰鬥中,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包括撤退時自毀的22架)的代價,取得了擊毀敵機近300架的戰績。飛虎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概述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又稱飛虎隊,正式名稱是美國志願空軍大隊,也稱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因其插翅飛虎的隊徽和鯊魚頭形的戰機機首而聞名,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

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空軍在戰鬥中消耗很大。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中國向美國提出,希望美方提供飛機、人員等支援。當時美國尚未對日宣戰。1941年4月15日,幾經波折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一個未公開發表的命令,允許美國陸、海軍的預備役航空人員參加美國志願航空隊,納入中國空軍序列赴中國參戰。
1941年8月1日,美國志願航空隊在緬甸同古正式成立,由美國退役上尉、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任指揮官,下轄三個戰鬥機中隊。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志願隊總部和第1、2中隊進駐中國昆明巫家壩機場,第3中隊前往緬甸仰光協助英軍防空。
1941年12月20日,駐越南的日本空軍10架轟炸機前來轟炸昆明,被志願隊擊落3架,重傷3架。志願隊首戰告捷。人們將驍勇善戰的志願隊譽為“空中飛虎”,飛虎隊因此得名。此後飛虎隊參加了轟炸越南境內日軍航空基地、阻止日軍渡過怒江等軍事行動。
1942年7月4日,美國政府決定將在華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納入美國陸軍正式編制,改編為第10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亦稱美國駐華航空特遣隊),脫離了中國空軍的序列。陳納德由陸軍預備役轉為現役,任大隊指揮官。飛虎隊解散後,第23戰鬥機大隊沿用了“飛虎隊”的名稱。

顯赫戰功

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
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德克薩斯州,1937年7月初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鬥,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
1941年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於形式上並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志願飛虎隊員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鬥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