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霄山

羅霄山

羅霄山脈是萬洋山、諸廣山和武功山的統稱,位於中國湖南和江西的交界,是兩省的自然界線。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八面山,井岡山,武功山等。羅霄山地區有炎帝陵,湯湖溫泉,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大圍山等名勝。地貌上表現為層巒疊嶂,山嶺高大。山區氣候溫暖濕潤,生長松、杉、楠、樟、毛竹等常綠針葉、闊葉樹種,有大量熱帶區系植物分布。老百姓為了紀念一代愛國名將羅霄,便把他住過的山洞命名為“羅霄洞”,而羅霄洞所處的這條大山脈,就叫做“羅霄山脈”。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羅霄山羅霄山

羅霄山,中國湖南、江西兩省邊界山地的總稱。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除個別山嶺海拔達1,500∼2,000公尺外,大部分為1,000公尺上下。山地間夾有長條形斷陷盆地,堆積有紅色岩層。經後期地殼變動,斷陷盆地抬升,河流切入紅色岩層之中,形成丘陵。森林復蓋率較大,以馬尾松、杉、毛竹為主。經濟林為油茶、油桐、漆樹等。

在中國南方,有一條大山脈,橫臥廣東、湖南、江西數省之間,這就是著名的羅霄山脈。井岡山位於山脈的中段,而武功山位於山脈的北段。井岡山最南端的南風屏是江西省西部最高峰,海拔2120米。炎陵縣的酃峰是湖南省最高峰,海拔2115.4米。其餘還有八面山海拔2042米,大圍山海拔1607米。是毛澤東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的戰鬥--血泊羅霄,就是羅霄山。

歷史傳說

美麗羅霄山美麗羅霄山

話說三國時,吳郡有一個姓羅、名霄、字公明的人,自幼熟習孫吳兵法,以將才名震東吳。東吳亭侯孫賁,吳郡太守顧邵,經常以上賓之禮,迎請羅霄至府衙論戰談兵。三國建興年間(223~226),東吳荊揚牧諸葛恪慕名聘請羅霄為幕僚,參謀軍事。

三國末年,諸葛恪在東興地方作大堤,築兩城,魏帝知道這事後,命令魏將諸葛誕,率大軍圍攻東興兩城。東吳諸葛恪也起兵四十萬迎敵。在這次戰役中,羅霄為諸葛恪屢獻妙計,擊潰來犯的魏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東吳將士稱羅霄為“羅智萬”,又因羅霄有一副長及胸前的鬍鬚,又稱為“髯將軍”。東吳皇帝孫皓非常欣賞羅的雄才大略,封羅霄為剛成立的安成郡太守。當時安成郡管轄安成、萍鄉、宜春等七個縣,首府就設在現今的安福。

羅霄到安福就任後,外御強敵,內撫百姓,得到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

有一年,安福大旱,羅霄親率臣僚至瀟山(後來的武功山)龍潭求雨,以救黎民蒼生。不料,豐厚的三牲祭物拋進龍潭,就是不見下雨,羅霄不禁大怒,大罵龍王 “好吃懶做”,命令士兵砍了一根四丈長的大木,運用神力,將木直搗龍穴,又攪又戳,弄得潭中的龍王跌跌倒倒,坐臥不安,於是,只好騰空而起,行雲播雨,解除了旱情。

再說,鎮守荊揚的諸葛恪喜功輕敵,不聽部眾勸告,徵發大軍進攻魏軍。遠在安成的羅霄聽說此事,憂心如焚,便寫信勸止,信中說:“小不可以敵大,兵不可以妄興,且系國家存亡,不可不慎!”諸葛恪一看,大怒,對信使說:“狂妄小子,只當了幾天太守,就來教訓老夫,真不知天高地厚!”說著,將信撕得粉碎,擲在信使面上,拂袖退堂。羅霄聽說此事,對天長吁:“東吳將亡,此乃天意,可悲可嘆!”遂掛印封金,告疾解政,隱居於霄山的山洞中。

後來,諸葛恪果然慘敗,死傷數十萬大軍,吳主大怒,下令處死諸葛恪,並夷滅其三族。天紀四年(280),吳主投降,東吳滅亡。

隱居瀟山山洞中的羅霄,悲憤不已,便以屈原為榜樣,投水自盡。

老百姓為了紀念一代愛國名將羅霄,便把他住過的山洞命名為“羅霄洞”,而羅霄洞所處的這條大山脈,就叫做“羅霄山脈”。

宋朝愛國名將、詞人辛棄疾曾立《羅總管祠記》碑,記錄了羅霄事跡,歷代《江西通志》也記載羅霄山的來歷故事。

地形地貌

羅霄山下的村莊羅霄山下的村莊

湘江、贛江及北江部分水系的分水嶺和發源地。湘贛兩省邊境山脈。一般系指袁水和淥水谷地以南,包括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等山地。由於受“多”字型構造控制,表現為嶺谷相間,鑲嵌斜列。武功山主要由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層和印支-燕山期岩漿岩所組成,呈北東向隆起

羅霄山,於醴陵-攸縣和茶陵-永新及萍鄉、蓮花等盆地之間,長約150多公里,寬達30~45公里,邊境制高點1405米,主峰金項在江西省境內,海拔1918米。萬洋山和諸廣山主要由燕山期岩體及古生代地層組成南北向隆起帶;岩體長200公里,寬50~60公里,為隆起帶的主要組成部分;

地貌上表現為層巒疊嶂,山嶺高大。萬洋山區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八面山主峰石牛仙2042米,諸廣山的齊雲峰2061米。山區氣候溫暖濕潤,生長松、杉、楠、樟、毛竹等常綠針葉、闊葉樹種,有大量熱帶區系植物分布,如酃縣低山溝谷有紅勾栲、蕈樹、光葉白蘭,汝城有桃金孃、百日青、鳳凰楠、廣東厚皮香、白桂木、羅浮栲等。萬洋山中的桃源洞尚保存面積約3400公頃的天然常綠、針闊葉林區。八面山有杜仲、福建柏、銀杏、銀杉、紅皮紫莖、銀鵲樹、南方鐵杉、紅豆杉等珍稀樹種。林區棲息短尾猴、水鹿、林麝、華南虎、金錢豹等野生珍貴動物。由於山區經多期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形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著名的有汝城白雲仙、茶陵鄧阜仙、桂東川口等地的鎢礦,茶陵潞水的磁鐵礦,茶(陵)醴(陵)煤田與資(興)汝(城)煤田。羅霄山地水能蘊藏豐富,其間埡口有溝通鄰省之便。羅霄山脈中段,包括江西的井岡山、寧岡、永新、遂川、蓮花和湖南的茶陵、酃縣等縣的相鄰山區,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色政權的根據地,迄今仍保存有許多革命遺址和文物。

千年鳥道

概況介紹

羅霄山的海拔大部分都在一千公尺上下,群山峻岭中間有一些長條形的盆地夾帶,這些盆地就有利於鳥類的飛行,而且森林復蓋率很高,氣候比較溫暖和濕潤。所以,這一地帶上空一直是候鳥遷徙過程當中必須經過的鳥道,每年9、10月份開始,這一條空中的走廊常常就是候鳥成群結隊南下過冬的通道。

鳥殤之痛

對羅霄山候鳥的殺戮對羅霄山候鳥的殺戮

2012年10月,0月16日,紀錄片《鳥之殤,千年鳥道上的大屠殺》在網上引起關注,這個12分鐘的紀錄片拍攝於湖南省羅霄山脈的大山深處。志願者李鋒和他的兩名同伴先後8次,前後歷時一個月,在大山里堅守,直擊了候鳥遷徙道路上的殺戮。

因為羅霄山位置的特殊,引起大量捕獵候鳥的人聚集在此,不僅是打獵興趣愛好者,更有謀取商業利益的專業獵鳥團體,候鳥在羅霄山幾乎是插翅難飛。一個山頭數百打鳥人,一天可殺戮一噸。被打下的候鳥不乏天鵝等之類的國家保護動物。慘不容睹的現象引發網友爭議不斷,稱羅霄山是千年候鳥道,今日死亡路。

屠戮候鳥的人,除為了“改善一伙食”的土著村民之外,另外兩類群體是商業利潤驅使的“職業打鳥團伙”和帶著香車美女來打鳥“尋樂子”的“貴族”,相對於土著村民的“改善一伙食”,後兩類人或者為了暴利而屠戮,或者這種“屠戮”娛樂化,則顯得更加可怕。當然,不管打鳥者的目的如何,大肆屠戮候鳥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對於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已經造成威脅。《鳥之殤》暴露出社會公共責任的缺失現象嚴重,不僅獵鳥者無視公共責任意識將作為公共資源的野生動物資源非法占為己有,公共部門同樣存在維護公共資源的公共責任“短板”,這些在《鳥之殤》拍攝者的社會擔當情懷的映襯下,顯得那么不合時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