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學者

羅德學者

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是一個世界級的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獎學金評審每年11月在13個國家(包括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等),選取80名全球25歲以下最優秀的青年去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2009年羅德獎學金的全球錄取率是萬分之一,也是全球最難申請上的獎學金。此獎學金的數目隨著學習科目而不同,每位羅德獎學金得主每學年大約可得到$50,000美元(最多可補助四年)。羅德獎學金是美國大學歷史最長並且也是聲譽最高的獎學金,羅德獎學金申請者有903名,分別由333所大學推薦,他們都將於明年到英國牛津大學去攻讀2或3年。羅德獎學金是一個世界性的獎學金,每年都在13個國家,選取85名優秀大學生去英國牛津攻讀。這一獎學金的數目隨著學習科目而不同,每年大約可得到40,000美元左右。

基本信息

評選標準

羅德學者的評定標準則除了學術表現之外,還包括個人特質、領導能力、仁愛理念、勇敢精神和體能運動。

名單出爐

首批中國羅德學者首批中國羅德學者
羅德學者獎學金是1902年根據英國慈善家羅德(CecilRhodes)的遺囑創立。羅德學者獎學金將為入選者提供兩到三年的全部費用,供他們在英國牛津大學學習。該獎學金金額每年約合5萬美元。這32名入選者是從326所大學推薦的805名候選人中選出。這些美國學生將加入一個國際學者團,這些學者包括從全世界另外14個選區選出的學生,每年大約有80名學者入選。
2015年12月10日,羅德學者名單公布,美國共有32名學者入選,其中包括名華裔。

羅德獎學金在全球已經擴展到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南非、巴基斯坦、牙買加、印度、中國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進入中國被認為是繼上世紀70年代女性獲得申請資格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擴展,中國也是羅德獎學金覆蓋的首個非西方、非大英國協、非英語國家。

羅德基金會主席、羅德學院院長查爾斯·康恩(CharlesConn)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羅德獎學金之所以決定進入中國,不僅是因為中國經濟的騰飛,也因為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羅德獎學金項目的要義之一就是要讓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年輕人在一個社群中共同生活、相互學習、增進理解,其他國家的羅德學者會從中國學者身上獲益很多。

著名學者

40多位全球影響力極大領導人,如
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
中央情報局局長Robert J Woolsey
加拿大總理約翰•特納
澳大利亞總理鮑勃•霍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George Ignatieff

70多位跨國企業公司的執行長,如
Google現任財務長Patrick Pichette
CNN執行長Walter Isaacson、
英國航空執行長Rod Eddington
華盛頓郵報執行長E. J. Dionne

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如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可•斯彭斯(對資訊流通市場有重大研究貢獻)
194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弗洛里男爵(成功提煉出盤尼西林)
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埃克爾斯爵士(突觸研究之父)

50多位知名教育家,如
哈佛大學校長Neil L. Rudenstine
美國陸軍西點軍校校長Howard Graves
多倫多大學校長David Naylor
紐約大學校長James McNaughton Hester

20多位奧運國家代表隊隊員及金牌得主,如
1996年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得主Annette Salmeen
1964年男子籃球金牌比爾•布拉德利(美國國家籃球隊)
1924年男子400米接力賽金牌William Stevenson

上百位發明家或科學家,如
全球定位系統(GPS)發明者Ivan A. Getting
星系天文學之父愛德溫•哈伯
哈特萊振盪器發明者Ralph Hartley

還有許多世界知名音樂家、歷史家、文學家、和平主義知識份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