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簡介

一、保護區的成立
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7.8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極旱荒漠類型保護區,也是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野駱駝的模式產地。
為保護羅布泊地區特有的荒漠生態系統和自然地貌,維持荒漠珍稀生物物種的天然棲息地,挽救世界上僅存於中國和蒙古的極度瀕危物種——野駱駝,早在1986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就批准建立了“阿爾金山野駱駝自然保護區”(省級)。1995-2001年間,中國政府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組成科學考察隊,先後6次進入阿爾金山——羅布泊地區,行程近四萬公里,對在中國的駱駝主要分布區嘎順戈壁、阿奇克谷地、阿爾金山北麓、塔克拉瑪乾沙漠東部及中蒙邊境地區進行了科學考察。由於羅布泊北部嘎順戈壁區域的野駱駝遠離家駱駝,因此,被認定是世界上僅存的純基因野雙峰駝種群,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保護價值。為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國家環保總局通過聯合國全球基金會(GEF)出資75萬美元建設野駱駝保護區,保護區的建設還得到世界野駱駝保護基金會和英國電器公司的資助。2000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又以新政函【2000】72號文批准將保護區更名擴大為“阿爾金山——羅布泊野駱駝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的建設是我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具體體現。
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溫帶、暖溫帶荒漠地帶,氣候乾旱、植被稀疏,自然條件十分嚴酷。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有多種獨特的珍稀荒漠動、植物物種分布,這些生物不僅具有特殊的基因類型,同時又是羅布泊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保護區社會經濟狀況
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哈密地區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10個縣鎮,北為託克遜縣、吐魯番市、鄯善縣、哈密市,西部為尉犁縣及若羌縣,南部以阿爾金山脈為界與青海省相鄰,東部與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敦煌市接壤。
由於該區域為乾旱荒漠區,人類活動均集中於荒漠邊緣的綠洲地帶。周圍各縣、市人口約九十多萬,其中維吾爾族、漢族占總人口總數的90%以上,其次為回族、哈薩克族。保護區所涵蓋的荒漠地帶,因乾旱缺水,植被稀疏,交通不便,是遼闊的無人區,為野生動物提供了人為干擾較少的生存空間。
保護區涉及的各縣市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為輔,其中吐魯番地區主要發展旅遊業。

其他相關領域

文化 科技 人文 烹飪 釣魚 休閒 娛樂 計算機 網路 軍事 國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